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本项目主要由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杏专用品种优选及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 (2007BAD36B06)和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项目:“新疆杏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200931101)”等10余个国家科技支撑、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自治区科技厅、林业厅等科技计划课题组成,项目研究总经费1300余万元。项目针对新疆杏产业中的难点问题,以品种资源研究、优选专用品种和集成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产后贮运加工技术为重点,采用理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技术集成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国内外已有技术的集成配套,着力解决阻碍新疆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难题,主要关键技术如下: 1、杏品种资源研究 开展了广泛的杏品种资源搜集与保存,补充完善了杏资源圃,对新疆杏品种资源从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特别是果实利用特征方面开展了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数据。研制不同用途品种的评价标准,包括:杏制干、制汁品种的评价标准;杏鲜食品种的评价标准。对新疆主要杏品种的开花、授粉受精、花粉直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全面研究。揭示了新疆主栽杏品种开花结果生殖生理过程,明确了新疆杏品种多数为自交不亲和品种,新疆杏品种存在杂交花粉直感现象。系统鉴定了新疆主要栽培杏品种自交不亲和相关S-RNase基因型和SFB基因,为杏园授粉树配置及新品种选育奠定理论基础。从蛋白组学探索了杏雌蕊与花粉间亲和反应差异性;获得了杏果实成熟期转录组测序。明确了新疆杏品种不同成熟期杏果实发育动态的差异、根系分布规律;揭示了干旱区绿洲杏树栽培生理及杏园微气候变化规律。构建了干旱区绿洲杏产业发展高效栽培基础理论体系 2、品种选育 项目实施期间全面系统开展了鲜食、制干、酿酒、制酱品种的筛选,评价了适合鲜食、制干、制酒、制酱的适宜品种,同时开展了杂交品种选育工作。目前已筛选出了适应新疆发展的鲜食专用品种4个,3个晚熟开口杏核品种,2个鲜食、制干兼用品种,共计9个品种已通过自治区优良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认)定,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3、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 筛选出了轮台白杏DRIS营养诊断指标,建立了轮台白杏DRIS营养诊断体系;集成创新了环塔里木盆地绿洲灌溉条件下杏高效栽培DRIS指数法营养诊断技术。研发了叶片光谱特征法营养诊断技术。揭示了轮台白杏的根系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随着树龄增长根系尤其是细根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为绿洲灌溉条件下轮台白杏的株行距配置和土壤肥料的有效施用位置与深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揭示了干旱区杏园冠层结构微气候变化规律及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为整形修剪奠定了基础。 研究了新疆杏树流胶病类型、引起流胶病的病原及发生动态和危害程度,明确了杏树流胶病的发病原因和致病菌。明确了吐伦球坚蚧越冬若虫、成虫与越夏若虫在杏树上的分布规律,筛选出了适用药剂。研究了杏树和间作物分布的天敌种类,并对天敌的控制效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小蠹蒲螨生活习性,应用绿豆象幼虫繁殖小蠹蒲螨获得成功。研发集成了多毛小蠹持续防控关键技术。 编制构建了新疆杏标准体系。制定了新疆杏标准体系的18项标准,涵盖了杏树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主要生产过程。构建了干旱区绿洲杏产业发展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4、杏子贮运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了新疆杏子采后衰老、褐变和发病机制;研究杏子采后衰老和病害控制技术,提出杏子的气调贮藏技术及适宜参数;研究了振动胁迫对杏子采后衰老和贮运品质的影响以及杏子采后褐变、冷害的控制、产地快速预冷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了冷链物流方式、包装形式对杏子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并制定杏子贮运保鲜与冷链物流技术规程。研究了杏子原浆和浓缩杏酱加工过程中褐变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杏子原浆和浓缩杏浆技术水平;研究了杏子固体饮料加工关键技术,确定了产品工艺参数;研究了杏干的新型高效太阳能干制技术与防虫技术,提高传统杏干加工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研究了杏子皮渣膳食纤维制备技术、杏醋、杏酒加工技术,确定制备工艺及其最佳工艺参数和技术条件。 5、示范与推广 通过项目各项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项目示范区在栽培技术标准化、新技术、新成果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加快,杏产业技术与经济水平明显提升,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通过项目技术成果的组装配套示范、推广,项目示范区在杏标准化建设与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加快,效益稳步提高。轮台县、乌什县、英吉沙县、莎车县、疏附县、疏勒县、托克逊县、伊犁地区等项目区的杏生产初步实现了栽培技术规范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技术服务体系化和市场建设品牌化的优质高效生产管理方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8~2013年间,项目已在巴州轮台县、阿克苏乌什县、喀什莎车县、英吉沙县等地累计辐射推广面积达439.8万亩,增产119万吨项目区增收36.3亿元,培训果农40.37万人次。课题研发、集成的技术成果在新疆干旱区绿洲杏产业基地建设中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