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1、 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高空作业车伸缩臂油缸回油分流系统发明专利是安徽柳工起重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课题背景:目前伸缩臂式的高空作业车上和汽车起重机,其伸缩臂架普遍采用伸缩油缸为执行部件,通过油缸带动臂架的套筒进行伸出和缩回动作。为了获得较高的承载能力,同时增强油缸的稳定性,所以伸缩臂油缸的面积比(无杆腔面积比上有杆腔面积)较大。同时为了防止缩回动作速度失控,一般在油缸大腔设置平衡阀。因为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的面积比较大(假设为N倍),所以油缸缩回时,单位时间内从油缸大腔出来的油液体积是从油缸小腔进入的油液体积的N倍。这会带来以下3点缺点: 缺点1:大量的液压油通过多路换向阀1的A口回油,回油流量大于多路换向阀1的额定流量,从而在多路换向阀1的A口产生较大的回油背压,这部分多出来的背压会造成而外的能量损失; 缺点2:当在多路换向阀1的A口产生的较大的回油背压时,回油背压的压力会叠加到多路换向阀1的P口,当P口压力超出溢流阀2的设定值,进入多路换向阀P口的液压油会通过溢流阀2高压溢流,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 缺点3:因为先建立起油缸小腔压力,平衡阀后切换打开,所以油缸刚开始缩回时,会产生高压冲击,引起油缸缩抖动。 2、 技术原理与性能指标 系统由1、多路换向阀;2、溢流阀;3、平衡阀;4、油缸;5、阻尼孔;6油箱;7、平衡阀;必须要说明的是,节流孔6和平衡阀7回油,此回油不经过多路换向阀1,而是经过其它的阀或管路6回油箱。 通过多路换向阀1选择油缸4的伸出或者缩回。当多路换向阀1选择油缸4伸出时,液压油从多路换向阀1的A口出油,经过平衡阀3到达油缸4,油缸4伸出,同时油缸4的有杆腔油液从C2口出油,绝大部分的液压油到达多路换向阀1的B口回油,非常小的部分液压油通过阻尼孔5回油;必须要说明的是,节流孔6和平衡阀7回油,此回油不经过多路换向阀1,而是经过其它的阀或管路6回油箱。 当多路换向阀1选择油缸4缩回时,液压油从多路换向阀1的B口出油,并分为四路,一路到达油缸4的有杆腔C2口,一路到达平衡阀3的控制口K1,一路到达平衡阀7的K2口,一路到达阻尼孔5,经过阻尼孔5的液压油经过其它的阀或管路6回油箱;当B端压力建立起来后,通过平衡阀3的K1口推动平衡阀3打开,使油缸4大腔的液压油通过平衡阀3节流回油到多路换向阀1的A口,同时多路换向阀B的液压油通过平衡阀7的K2口推动平衡阀7打开,使从平衡阀3出来的液压油可以分出一路到平衡阀7,然后经过其它的阀或者管路回油。达到回油分流的目的。 平衡阀3和7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平衡阀,不限于本专利列举的平衡阀。 平衡阀3还可以是双平衡阀,不限于本专利列举的平衡阀 3、 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本专利具有以下优点: 优点1:解决了油缸缩动作时,A口回油背压高的问题。油缸缩动作时,单位时间内从油缸大腔出来的油液体积是从油缸小腔进入的油液体积的N倍,油缸大腔的液压经经过平衡阀3,然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过多路换向阀1的A口回油,一路经过平衡阀7回油(即回油分流),从而减少了多路换向阀A口的回油流量,降低了A口的回油背压。 优点2:因为采用了回油分流原理,使油缸缩回时产生的液压油分为两路回油,降低了多路阀阀A口的回油背压,所以也会降低多路换向阀P口的压力,使工作压力不超出溢流阀2设定的压力,减少溢流损失。 优点3:解决了油缸刚刚开始缩回动作时的冲击问题和抖动问题。因为在多路换向阀1的B口有一路液压油经过阻尼孔5回油,所以油缸刚开始缩回时,先建立起油缸小腔压力,平衡阀后切换打开,此时会产生的液压高压冲击,瞬间产生的高压油会通过阻尼孔5回油,阻尼孔5削减此液压冲击,防止油缸缩抖动。 4、 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先进性 该项目技术成熟,是根据本企业的发展需求而进行的专门攻关,因为成果转化性较强,可广泛应用于本企业的相关产品。工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5、 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专利已逐步应用于本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应用后,将产生一定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