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33880]阿托伐他汀及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课题来源于科技计划项目“阿托伐他汀及替罗非班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计划编号1208485。适用于临床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的诊断治疗应用。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公认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有效方法,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可能造成炎性反应以及炎性递质和抗炎递质间的关系失衡,并可能与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关于阿托伐他汀及替罗非班对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研究已有报道,但对其两种药物的对比研究较少,本项目主要对阿托伐他汀及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影响做对比研究。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肝脏合成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可灵敏的反映机体炎症状态。高水平的hs-CRP可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促进粘附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还可促进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表达参与血栓形成。研究证实血清中hs-CRP水平是影响冠心病发病和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血清hs-CRP水平测定可反映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疾病进展诊断价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历经三十年临床考验,已成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和冠心病血运重建的主要措施。但PCI本身不可避免的会对冠状动脉局部造成一定的损伤,并激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刺激血管内膜增生和血小板集聚,导致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故理论上,应用药物降低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于延缓或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稳定粥样斑块,预防围术期和术后远期急性事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替罗非班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特异性高的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原、纤维粘连蛋白或血管假血友病因子介导的血小板集聚,阻断血小板集聚的最后通路,能彻底、强效抑制血小板集聚,从而减少心脏急性事件的发生。阿托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通过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和胆固醇的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通过增加细胞表明的肝脏LDL受体以增强LDL的摄取和代谢,从而起到稳定血管内膜,稳定斑块的效果,减少心脏急性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通过对阿托伐他汀及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高敏C反应蛋的影响的研究,发现应用阿托伐他汀及替罗非班可以有效的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成的炎性反应作出积极有效地干预,并对支架后再狭窄作出预防性干预,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大量资金,使社会更加和谐。 替罗非班在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中的疗效已在早期的RFSTORE试验中得到证明。国内,叶飞等也得出了相似结果。国外PRISM及RESTOR研究均显示替罗非班有很好的安全性,既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了风险发生率,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又可以减少医疗费用,降低了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开支及患者家庭负担,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成果推荐 需求推荐 评估专家推荐 评估机构推荐

更多>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