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是目前中医药界和中西医结合界最为普遍应用的临床诊疗模式。《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提出,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加强对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形成一批治未病的技术成果。因此,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明确疾病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通过预测模型实现高危人群的疾病风险评估,预测患病发展趋势,是重大疾病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本项目取得主要技术成果如下: 率先提出病证结合疾病预测模型构建思路与机制,形成了“目标结局选取→临床信息采集→数据挖掘建模→模型效能评价”的一套系统规范流程。并在病证结合疾病预测模型研究过程中,总结提出了中医临床研究设计的常见问题和优化方案;梳理制定了临床研究随访环节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完善推广了中医药领域开展社区横断面研究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发展需求、适宜推广应用的病证结合疾病预测模型研究方法学路径。 首次在疾病预测模型构建过程中,将现代医学危险因素与中医特征症状、证候及体质因素进行创新性融合,体现了中医证候“动态时空、多维界面”属性在疾病预测模型构建中的运用价值。进一步从横断面单一时点数据与纵向多时点随访数据比较、多元数据建模方法筛选优化及新旧模型对比等角度,确立了建模数据类型选定、模型变量筛选、模型构建及效能评价等环节的适宜流程与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缺血性中风病复发与死亡风险评估、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筛检、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膝骨关节炎分级的系列工具,兼具准确性与实用性,适宜在临床与社区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 将病证结合疾病预测模型构建思路与机制运用于临床实践,围绕重大疾病(缺血性中风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膝骨关节炎)在中医药领域率先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长时程系列临床研究。以缺血性中风病复发与死亡、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事件等疾病终点结局为指向,分别明确了多种重大疾病的现代医学常见危险因素和中医特征症状群,筛选了极具关联的中医证候与体质因素,提供了有利于疾病高危人群日常自我筛查和临床医生临床诊断的系列指标。 本项目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国内外论文62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1篇,202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学百篇优秀论文1篇,中国中医科学院最具影响力优秀中文学术论文1篇,出版专著2部,培养博士后、博硕士研究生共10名。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