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1.课题来源及背景:为2012年重庆市卫生局批准立项的中医药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2-2-166。 我国每年新增很多尿毒症患者,但是因经费问题,很多患者无法早期或者充分透析,甚至不得不停止透析;或者有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严重营养不良,皮肤瘙痒,免疫力低下等,其中心血管病变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脂代谢紊乱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目前认为血透后脂质代谢紊乱加重,改善血透患者的脂代谢,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预后及生存质量有意义,但是目前缺少安全有效的药物。而且患者常常无明显症状。如果能找到血透患者病因病机及转归的共同规律,就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提高疗效,加强中医药对此类病人的干预。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本研究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 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辩证分型(试行方案).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8):8-9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2005年),据其症状及其分级量化表制定证候调查表,通过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证候、血脂、血常规、肝肾功等观察,总结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血脂变化,观察透析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型变化及血脂变化;观察血脂异常与中医证型变化的关系,与中医病理因素的关系。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本课题通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证候及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总结了患者的证型分布规律,为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药治疗做了有益的尝试,提供了证型依据,为血透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方向。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中医对终末期肾病做了很多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研究,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目前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临床治疗以扶正、补肾、降逆、泄浊为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本课题在次基础上对终末期肾病的辨证分型及其与血脂等生化指标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中医药早已广泛应用到终末期肾病,疗效显著、简便经济,目前对于终末期肾病的患者,在辨证治疗中早期注重补肾健脾,清热利湿,透析年限较长的患者更侧重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但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需控制水分摄入及预防高血钾,中医药的参与可能会导致入量过多及高血钾。 6.成果简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虚实夹杂贯穿整个病程,正虚以脾肾虚衰为主,邪实以水饮,湿浊,瘀血,邪毒为主,重庆市中医院在透患者符合此病机:脾肾气虚逐渐发展为脾肾阳虚,早期易合并湿热或湿浊,后期易见血瘀;提示临床用药上注意补肾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