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33513]自然—人工—数字耦合动态水网体系建设与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技术研究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交易方式: 资料待完善

联系人:

所在地: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本项目来源于山东省水利厅,属水利科学技术领域。 本项目: (1)采用调查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自然-人工-数字”耦合动态水网体系的理论框架,重点分析了该系统的概念、元素组成、基本特点等;结合动态水网体系建设,又提出了区域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模式与技术手段。 (2)采用了分层网络概化法对典型示范区-潍坊市水资源系统进行数字概化,使得系统计算得以简化,便于建立和检验系统总体水量关系平衡。 (3)采用GAMS(General Algebraic Modeling System,一般性代数仿真系统)软件系统中非线性规划计算方法,建立了潍坊市水洗网络化基础上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拟模型,并进行了多方案的数学模拟分析。 (4)采用指标评价方法,利用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拟结果,提出了水资源系统试硬度的定量评价方法,拓展了国内水资源适应性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5)采取理论研究与方案设计、定量评价等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山东省“自然-人工-数字”耦合动态水网体系建设和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方案。 本项目研究意义重大,思路清晰,依据充分,技术路线正确。成果对于山东省制定“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有重要指导作用。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 (1)提出的基础理论可用于指导我国水利发展规划、建设及管理; (2)提出的示范区“自然-人工-数字”耦合动态水网体系建设方案及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技术成果可在山东省及我国北方类似区域推广应用; (3)提出的山东省“自然-人工-数字”耦合动态水网体系建设与水资源适应性管理构想可直接应用于山东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储备。 综上,本次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本项目获得了2009年度山东省水利科技进步壹等奖。

成果推荐 需求推荐 评估专家推荐 评估机构推荐

更多>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