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许可转让 技术入股
联系人: 贾彦磊
所在地:青海西宁市
本规程规定了同德无芒披碱草(Elymus submuticus (Keng) Keng f. Tongde)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量指标、区域选择、地点选择、生产管理、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技术内容。海拔4200m以下,5月- 8月≥0℃的积温达到l000℃以上,年均温0.2℃以上的区域种植。年降水量在350mm 以上的地区可以旱作,低于350mm需具备灌溉条件。无芒披碱草种子生产田3年前未种植过同种的其它品种或近缘种,种子田与其它披碱草草地应相隔1000.00m以上。播种前,草地鼠害防治按照DB63/T787的有关规定执行,在鼠害防治过程中所使用的农药按照GB4285的有关规定执行。结合秋翻或春耕施农家肥1.500 t/hm2 - 1.875 t/hm2(100.000公斤每亩- 125.000公斤每亩)。按照NY/T469的要求,播前施纯氮0.070 t/hm2 - 0.076 t/hm2(4.667公斤每亩- 5.067公斤每亩),五氧化二磷0.052 t/hm2 - 0.069 t/hm2(3.667公斤每亩- 4.600公斤每亩)。按照GB/T 2930(所有部分)的要求,选择符合GB 6142一级以上的种子。采用机械条播。条播行距30.00cm,播深2.00cm - 3.00cm。播后及时镇压。条播0.023 t/hm2(1.533公斤每亩)。保苗25.000万株每公顷- 30.000万株每公顷(1.667万株每亩- 2.000万株每亩)。无芒披碱草种子生产技术采用三圃法进行人工种植:种子间距2.00 cm - 3.00 cm。出苗后至收获前及时除草。田间发现病株时及时拔除销毁。当种子田中60% - 70%的种子达到蜡熟期时,即可全部收获。收获按照DB63/T 的要求收获。成熟后脱粒、清选、干燥、装袋,按GB/T 2930(所有部分)、GB 6142的方法进行检验、分级,并保存。本规程适用于各级科研、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等在海拔2200m - 4200m,年均温≥0.20℃的地区生产同德无芒披碱草种子时使用。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