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4741]烷基吡啶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国网大武口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年产2.5万吨吡啶碱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项目是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自行研发实施的项目,该项目属化学工业领域。吡啶碱俗称杂环类三药(医药、农药、兽药)及三药中间体的“芯片”,也是日用化工、食品添加剂、子午轮胎工业等的重要原料。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吡啶碱产品是技术密集型基础精细化工共性化合物的中间体产品,该产品虽然合成路线较短,仅一步化学反应,但是处理步骤较多,前处理包括甲醛、乙醛、氨的汽化,后处理包括反应产物冷却、萃取、精氨套用、脱苯套用、粗吡啶精馏、3-甲基吡啶精馏、吡啶批处理塔提纯、废水废气焚烧等等。对反应条件和设备有特殊的要求。吡啶合成的关键技术是专用催化剂和反应器的设计。(1)催化剂-关键核心技术。催化剂是吡啶合成中的重要原料,国内不能生产吡啶专用催化剂,即使吡啶碱工艺工程开发成熟,而其关键技术中的催化剂必须全部依靠进口。为打破国外公司垄断,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开发合成催化剂,通过金属离子交换,使用表面改性的H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使吡啶和3-甲基吡啶总收率达84%以上,并实现工业化。(2)装备的结构优化-关键工艺和工程装备的协同结合。开发设计工业化大装备反应、催化剂再生、系统分离、循环利用、三废治理等上下游一体偶合的系统装备,使项目各个单体形成集成系统工程。也是决定该技术开发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3)项目采用“三废”处理的综合利用新技术,设计建设一套综合焚烧炉装置,对排出的“三废”采取有效的治理和合理的循环利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三废”外排量,实现化工产品连续化生产过程中区域化的零排放。技术经济指标:该项目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如下: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一生产规模1吡啶碱万吨/年2.5二产品方案1吡啶万吨/年1650023-甲基吡啶万吨/年8500三年操作时间天300。应用推广情况:该技术的成功开发,可推广到该公司在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南京第一农药集团有限公司的产业化进程中,为中国三药、精细化工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经济及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自2008年投产,截止2010年底,共生产吡啶碱产品54556吨,销售收入达161515万元,实现利润49840万元。该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垄断、降低杂环三药成本、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强大支撑,而且进一步缩短了中国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制造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整体提高了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工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带动国内吡啶碱下游产品开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为国家实施绿色环保化工、循环经济提供有效措施,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知识产权情况该项目是该公司自主创新、填补国内空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该项目拥有中国发明专利4项。该公司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国标委综合[2008]118号),负责“吡啶”、“3-甲基吡啶”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制订工作(国标委计划编号20080732-T-606和20080730-T-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