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314404]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及故障检测系统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国网大武口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随着天气雷达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纳入监控业务使用,然而雷达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雷达台站的维护维修能力显得极为薄弱。研究过程中采用了3项关键技术,一是气象回波模拟的研究实现,二是研制出适合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便携式装备,三是分析、优化雷达测试过程。研究将故障树分析法及模块化诊断流程有机结合,促进了雷达测试平台的业务推广应用。系统的实现为中国气象局在新一代天气雷达维修维护平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一、系统功能项目组根据新一代天气雷达布网及运行特点,依据测量与评价雷达系统性能的标准,整理了中国气象局在网业务雷达十多年的故障案例,构建出基于PXI(e)总线架构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测试及故障检测系统。回波模拟功能:利用多参数气象信号模拟发生方法实现雷达真实天气回波的模拟,作为雷达定标功能的重要补充。常规测试功能:实现雷达日常维护保障要求的常规性能测试,提高雷达巡检或测试的效率。故障诊断功能:通过雷达发生故障时的现象,在故障分析法和专家诊断流程的指导下实现雷达故障的在线排查。模块检测功能:实现雷达部件或备件的状态及性能的检测和评估。电子手册功能:对研究形成的成果整理形成电子手册,供学习和培训。二、技术创新(一)解决了天气雷达对真实天气回波信号的再现和验证难题回波模拟能够成功模拟出具有真实天气目标特征的回波信号,利用这种回波信号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完成本需在外场试验条件下才可以进行的雷达性能测试。依据天气雷达回波模拟的原理,设计出回波模拟流程图,给出了回波模拟硬件平台的设计(图1)及模拟软件实现的思路,最后根据真实天气回波的特征等信息生成模拟回波图,并对模拟前后的回波图进行对比分析。解决了雷达性能测试中不能回波定量分析的难题,实现了天气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功能,为天气雷达软件产品测试和检验、新算法的验证、评估雷达系统整体性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二)基于PXIe架构的便携式新一代天气雷达保障装备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各大科研院所的调研以及与雷达用户、雷达厂家的不断交流,最终形成了一种可方便携带的软硬件结合的测试系统。成果将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生产的基于PXIe结构的板卡仪表资源,设计成一台便携式雷达测试系统。它硬件上配备了满足雷达测试时需要的仪器仪表(图2),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功率计、频谱分析仪等。软件上通过NI公司提供的软件Labview设计集专家知识库、故障树、开放式诊断流程等设计方(算)法于一体的内嵌测试与故障检测系统(图3)。这个便携式设备避免了目前雷达设备不全、测试仪表的笨重、不便于携带的弊端。(三)将故障树分析法和模块化诊断流程相结合定位雷达故障源 项目结合雷达运行保障的特点,如雷达台套数较多、站点间距离远、雷达测试专业要求高、雷达故障率随机等,优选出故障(树)分析法和开放模块化诊断流程相结合的测试、诊断方法。1.模糊综合评判在故障树分析法中的应用项目组分析认为,经典故障树分析法在雷达故障诊断过程中具有事件随机不确定性和定义模糊不确定性,故障树分析法在一些类似雷达复杂大型系统中的事件精确概率获取困难,由零部件本身的质量或其他客观因素引起的零部件故障及系统、部件之间存在着相关失效,造成了系统建树时就具有不精确性。基于这些原因,系统引入模糊数学理论,有效改善了经典故障树分析法的不足,在雷达实际测试过程中提高了故障定位和排查的效率。2.可定制模块化诊断流程的引入研究过程中,通过与气象雷达专家交流,引入了一种可定制的模块化诊断流程(图5),与通用的顺序执行方法相比避免了重复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更加直接的流程图呈现方式便于使用者记住所测内容,一定程度上对于使用者起到了较好的培训作用。定制指的是测试平台提供接口,可以通过软件模块创建测试内容、测试步骤以及定义各个需要用到的仪器仪表测试指标及参数,定制完成后通过数据库的方式可以被平台五大功能模块无缝调用,五大功能指的是常规测试、故障诊断、模块检测、回波模拟、电子手册。通过定制,可以不断丰富优化雷达的测试流程及专家知识库,提高测试及解决故障的效率。

成果推荐 需求推荐 评估专家推荐 评估机构推荐

更多>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