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4084]湘西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与旅游富民战略研究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国网大武口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湘西(湘西州、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丰富但仍为特困地区,从“八七扶贫攻坚”到大湘西开发,一直是湖南扶贫攻坚主战场。特别是2011年国务院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率先启动试点工作,将武陵山片区建设成为扶贫攻坚示范区和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为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提供示范,可见旅游扶贫意义重大。从2002年起项目组开始研究旅游扶贫问题,相继探索了旅游交通、旅游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区域旅游合作、文化旅游创意、协调旅游利益冲突等课题,为旅游富民提供新思路和措施。项目属管理科学(91010),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省自科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软科学基金(基金号分别为:02BJY04、05XJY025、07BJY038、07XJY032、06JJ50125、2009TP4086、2003DGQ3D054)。主要创新观点:1、针对旅游业散小弱和竞争力不强的现实,利用区位熵等方法识别旅游业集群,提出集群是提高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要培植、构建和完善旅游业集群的思路,利用声誉博弈模型控制旅游企业和地方政府机会主义行为,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促进旅游业创新,增强旅游富民绩效。2、针对旅游业低端化和带动力不强的现实,运用生态位模型分析了旅游业集群生态化特征及其动态规律性,解释实现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的条件,剖析了其动力机制和演进模式,增强旅游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度和对民生福利的改善度。3、针对旅游相乂荇利益冲突影响旅游业键康发展的现实,运用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方法,探究旅游利益冲突根源,提出明晰旅游产权、实施旅游增权、强化旅游空间合作的措施,化解旅游利益相关者冲突,促使旅游发展与当地社区居民收入及就业一致性增长。技术经济指标:根据旅游业与扶贫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旅游民生效应评价指标,以熵值法确定指标权数,构建了旅游业富民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居民收入增长弹性系数、森指数、基尼系数、居民收入比指数、消费差距比指数和旅游服务密度指数等指标,确定了旅游富民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理想区间评价模型进行区域旅游环境质量评价和利用DEA模型等技术方法评价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的效率。项目实施应用及效益:成果被张家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农业、旅游农业的意见》(张发〔2008〕8号)采纳,被湘西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湘西州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州发〔2008〕21号)采纳。成果被张家界武陵源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湘西吉首德夯旅游实业有限公司、风凰城乡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采用,产生较大经济社会效益,经过劳动、旅游和税务部门评估,新增就业岗位21700个,城乡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2.6%,企业利润增加33.8%,税收上缴年平均增加15.61%上缴税收12.8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