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3971]肉牛群体高效繁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已有样品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国网大武口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牛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中国的肉牛产业主要面临的困境有肉牛良种化程度低、母牛存栏数持续下降、母牛繁殖率低等问题。那么迅速提高国内肉牛良种比例,提高肉牛群体繁殖力水平,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课题组围绕充分发挥现有良种肉牛的繁殖力,以及综合提高规模化牛场中的肉牛群体繁殖力,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获得了以下创新:1、创建了“三位一体”肉牛超数排卵技术,即超排前“长效药+短期药”连续清宫、超排中精准用药、排卵时采用促排药物,显著提升了肉牛超数排卵可用胚胎数量(7.5枚/头)。优化了体外胚胎生产技术程序,显著提高了体外胚胎发育率,达到36%-51.55%,居国内领先水平,充分发掘了肉牛繁殖潜力。2、集成创新了成熟卵泡监测、生理生化指标跟踪、生殖激素诱导、高效同期发情等技术手段,构建了肉牛精准繁殖技术体系,示范场肉牛群体年繁殖率达95%以上,实现了肉牛养殖中的“一年一胎”技术。3、发明了简便易行的子宫内膜刷和子宫投药器,开发了子宫内膜炎碟式微流控基因检测芯片,结合B超技术辅助的繁殖疾病预测和诊断,建立了肉牛群体繁殖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技术平台,极大地提升了肉牛繁殖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效率,从而提高了肉牛群体的繁殖力。4、首次关联分析了健康养殖对肉牛繁殖效率的影响,获得了与肉牛热应激相关的新microRNAs 718条,首次高通量分析了牛场粪污致病菌的动态变化,并发明了依据土地承载力设定肉牛群体规模的公式,为肉牛健康养殖中的环境控制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从而综合降低规模化肉牛养殖中繁殖障碍发生的比率,提高肉牛群体的繁殖力。经6年联合攻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21篇(其中SCI论文3篇、EI论文1篇),专著1部,培养硕士6名,在河南、陕西、安徽等多家企业及地区进行技术推广示范,覆盖了河南三分之一的母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直接经济效益2.87亿元,社会效益10.58亿元,生态效益1244.34万元人民币,促进了产业提质增效、行业科技进步,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