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9794]一种超硬非晶碳薄膜的制备装置和工艺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联系人:
西安交通大学
所在地:陕西西安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一、项目简介1.基本情况碳基薄膜包括种类很多,例如石墨、金刚石、非晶碳、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碳化钛等,因此碳基材料具有非常丰富的物理化学特性,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碳基薄膜中C有四个价电子,可以有包含sp3、sp2和sp1三种杂化方式。在sp3键组态中,碳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与相邻碳原子结合,形成一个正四面体取向主时,呈现了金刚石特性,通常称为金刚石或类金刚石膜(DLC)。金刚石薄膜具有高硬度、低摩擦系数、导热、绝缘、吸收紫外、抗辐射损伤、耐腐蚀等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
金刚石薄膜分为单晶、多晶和非晶态材料,单晶和多晶金刚石材料常常是在高温下形成,而DLC是在常温下形成的一种亚稳态的非晶态材料,可分为含氢类金刚石膜(hydrogenatedamorphouscarbon,简称a-C:H)和不含氢类(amorphouscarbon,简称a-C)。一般a-C的sp3键含量高于a-C:H,所以也具有更高的硬度。当a-C中sp3键含量达70%以上,被称为非晶四面体碳(tetrahedralamorphouscarbon,简称ta-C)。本项目即为ta-c薄膜制备技术。衡量金刚石薄膜质量的方法主要是看其SP3结构含量,含量越高,其性质越接近天然金刚石,如何得到高含量的sp3键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而目前国际--163--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上制备的金刚石薄膜以ta-c的SP3含量最高,可以达到85%以上,因此其性质最接近天然金刚石。本项目目前达到的水平为:SP3结构达到87%,薄膜硬度HV≥85Gpa,平整度0.2nm,摩擦系数≤0.08,紫外吸收97%以上。2.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本技术自从1991年由澳大利亚的D.R.Mckenzie和D.Muller研制成功,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香港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将该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二、技术性能指标1.该技术与市场现有的部分硬质镀膜技术的比较该膜层可沉积在金属、陶瓷和介电材料等基体上,膜厚可从几纳米到几微米,均匀度误差达±1%,是目前其它方法无法达到的。采用该方法镀制的膜层,其硬度和耐磨性能高于其它方法。表1为目前国内常用的一些耐磨损涂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系数。
表1目前市场使用的常用的薄膜材料特性涂层
摩擦系数(以玻璃为底材)
显微硬度Gpa
抗高温氧化性能TiN
0.84
20~25
一般TiC
0.6-0.7
25~30
一般CrN
0.83
15~20
一般TiCN
/
25~30
一般CrAlN
0.66
/
/CrTiAlN
0.55~0.6
/
很好TiAlN
0.77
28~32
很好Al2O3
0.5
25~30
很好DLC
0.09~0.1
35~40
/表2为ta-c薄膜的物理特性--164--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膜层厚度
2nm~1µm
镀层结构
sp3≥80%
硬度
HV≥80Gpa表面平整度
0.2nm
膜的纯度
99.99%C
均匀度
±1%沉积温度
<80℃
沉积速度
1nm/s
电阻率
108-1010Ω.cm光学带隙
2.6eV
摩擦系数
≤0.08
热导率18w/cm2.k耐磨性试验
采用摩擦磨损仪,加载500克,压头为4毫米直径钢球,样品台转速500转/分钟,出现磨痕为止进行实验,未镀膜高速钢为15分钟,硬质合金25分钟;镀膜后分别超过30小时和40小时;其他耐磨性能分别提高:玻璃1219倍,聚酯镜片14.7倍,不锈钢278倍,镀金试件167倍。结合力试验
划痕法测定镀膜剥离临界载荷:高速钢和硬质合金上,达到125N;200℃加热,自来水中激冷,20次热震循环,镀膜未见剥落。切削实验
成都刀具量具研究所检测结果,6-8的丝锥,涂层200-300纳米,攻碳钢可提高4-6倍使用寿命,攻不锈钢可提高2-4倍使用寿命;片铣刀涂层300纳米,可提高可提高4-6倍使用寿命,硬质合金刀头涂层300-400纳米,可提高2-4倍使用寿命。耐候试验用功率为3300W/m2强紫外线照射240小时后,不鼓泡、起皮,耐磨性不变。室外暴露100天,不鼓泡,不起皮剥落,耐磨性不下降。5%盐水煮沸4小时,取出冷至室温,2个循环,不起皮剥落。通过比较可以看出,ta-c薄膜的特性远远优于目前市场使用的各种涂层。2.该技术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
(1)装置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制备的薄膜均匀,重复性好、工艺稳定。(2)制备的非晶碳薄膜SP3结构超过85%以上,摩擦系数小于0.1以下,并可达到沉积工作条件为常温(80ºC)以下。(3)可以根据不同基体设计不同涂层组合的复合涂层结构,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耐磨损、摩擦系数小的良好特性。
(4)镀膜的均匀性在1%。--165--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三、技术依托课题组依托电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人才、测试等方面的优势,每年招收十几个博士和四十几个硕士,具有教授10人,副教授20余人。具有齐全的薄膜检测设备,供课题使用。
目前实验室具有各种镀膜装置4台,扫描隧道显微镜一台,电子显微镜和俄歇谱仪各一台,X射线衍射仪一台,椭圆偏光薄膜测试仪一台,四极场质谱分析仪和超净台等设备。
电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具有英国VG公司生产的多用表面分析仪,英国CAMSCAN公司生产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仪等也可使用。拉曼光谱测试可以在西安交大能动学院、理学院和材料学院完成。四、市场前景及应用本课题为赵玉清教授团队经过近十年研究开发,形成了一些列成果包括:(1)离子镀膜装置;(2)离子源技术;(3)薄膜技术。在实验和设备工艺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高的造诣,先后获的国家和陕西省重大科技专项资助。目前已实现ta-c的部分工业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应用领域:(1)工业领域本项目也被广州钢铁集团在全国调研2年后选中的转型转产的重点项目,目前已为广钢集团研制6台设备。
(2)医疗领域义齿、牙托和人造关节涂层及医用不锈钢刀具。(3)切削刀具本项目不仅可以实现硬质合金金属切削刀具,而且已推广到高速钢刀具金属切削、木材和家具加工的高速钢和碳钢刀具。ta-c刀具已得到部分单位应用,--166--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如:陕西百纳科技,关中工具厂,东方机械厂五分厂,成都光华数控刀具厂,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标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岭机器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五、技术成熟度□概念验证□原理样机□工程样机中试□产业化六、合作方式□联合研发□技术入股□转让授权(许可)面议附,获奖情况及专利列表:1、获奖情况:(1)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带电粒子束源系列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008(2)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带电粒子束源系列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008(3)2008年度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特别贡献奖(IEC1908奖)(4)四川省科技成果奖三等奖,RKDZQ270-1A型电子束蒸发源(5)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IEC60519-7:2008电热装置的安全第七部分对电子枪装置的特殊要求、IEC60703:2008具有电子枪的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化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6)电工行业国际标准化贡献突出奖,中国电器工业协会,20092、专利列表:(1)赵玉清沈伯礼赵鑫朱克志李冬梅专利号:ZL200410026395.6一种金属离子源,授权日:2007,3,7(发明专利)(2)赵玉清专利号:ZL01247041.4一种用于工业省生产中制备超硬薄膜的离子源装置,授权日:2002,6,26(实用新型)(3)赵玉清专利号:ZL01247038.4制备超硬薄膜的离子源装置的滤质--167--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器授权日:2002,7,31(实用新型)(4)赵玉清专利号:ZL01247042.4阴极靶修磨器,授权日:2002,6,19(实用新型)(5)朱克志,李东生,赵玉清,专利号:ZL01265913.4固体离子源支撑支架,授权日:2002,9,18(实用新型)
(6)朱克志,李东生,赵玉清专利号:ZL01265931.2一种用于离子镀膜室的分度回转工作台,授权日:2002,9,11(实用新型)
(7)赵玉清等,硬质合金、高速钢材料表面制备非晶碳复合涂层的方法(发明专利,已授权):ZL201110136163.4(8)赵玉清等:一种树脂镜片、有机玻璃片表面超硬涂层方法(发明专利,已授权时间:2011,7,27)
(9)赵玉清等:一种医用不锈钢刀锯表面制备非晶碳涂层的方法(已授权201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