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4114]优质超级稻综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登记)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技术入股
许可转让
联系人:
林念文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本课题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方优质粳稻高产综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的一个课题,任务书编号为GB0.006B10.004-1,起止年限为20.000.007-20.0010.00年,现已按计划完成了研究任务。本课题研究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这三大主题,开展优质超级稻综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充分发挥北方稻区的自然资源与科技优势,以科技引领发展,以创新实现跨越,以集成加快提升,为实现资源与能源综合利用,促进农林牧业<其它农林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一、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课题现已超额完成计划考核指标,具体情况如下:1、主要技术指标(1)建立优质超级稻品种高产、优质安全生产基地3个,分别设置在虎林八五六农场,农垦建三江分局和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灌区。课题平均每年建立核心区170.00公顷,示范区170.006公顷,辐射区17.44万公顷。单产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产幅度为11.4%~35.6%,核心区平均产量达到10.00.19吨/公顷。示范区平均产量为9.52吨/公顷,辐射区产量为8.83吨/公顷,共计增产粮食55.92万吨。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以上。(2)提出不同积温带优质超级稻高产技术体系4个。(3)构建10.00.5吨/公顷(70.000.00公斤/亩)群体素质标准模型1个。(4)培养博士2名,硕士24名。发表论文50.00篇,出版著作3部。2、主要经济指标增产优质稻谷55.92万吨。仅以240.000.00元/吨计算,三年新增经济效益可达13.42亿元,增产11.4%以上,市场潜力广阔。3、项目实施中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建立优质超级稻品种高产、优质安全生产基地3个(虎林、建三江管局、吉林省松原),核心示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单产分别达到10.00.19吨/公顷、9.52吨/公顷和8.83吨/公顷,增产55.92万吨,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优质二级米以上。4、人才队伍建设课题实施过程中培养博士2名,硕士24名。通过课题的实施,课题成员科研能力、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课题实施至今课题组成员学历层次大幅度提高、职称结构日趋合理,正高级职称25人,副高25人,中级职称30.00人。使研究团队的创新能力、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二、所取得的技术成果课题主要取得以下13个主要的技术成果1、水稻优质超高产诊断,调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2、明确了不同生态条件下高产、优质主要营养限制因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