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293458]西部斜坡区油气分布规律研究(登记)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技术入股 许可转让

联系人: 林念文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课题以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开展了西部斜坡区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构造演化特征、油气藏精细解剖和油气分布规律等的系统研究,深入剖析了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油气富集区带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勘探区带和勘探方法,两年内新发现了亿吨级可动用储量。取得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如下: (1)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测井、岩心、地球物理资料,针对萨尔图主力油层划分了6个中期旋回层序,统一了西部斜坡区层序格架。 (2)建立精细的等时地层格架,编制了萨尔图油层细分层沉积相图,明确了萨尔图油层不同时期砂体分布规律及沉积充填特征,总结了沉积演化规律,认识到广泛分布的三角洲前缘及滨浅湖相带是斜坡区油气成藏的有利条件。 (3)开展地震老资料重新处理和整体构造精细解释研究,结合油藏精细解剖,认识到斜坡上油气聚集主要受北东向构造带控制,明确了北东向构造带为有利找油方向,转变了已往沿北西向运移通道寻找油气富集的勘探思路。 (4)构建了大型缓坡区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指出油气主要分布在姚家组与青山口组之间不整合面之上的萨尔图油层,不整合面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砂体与断裂、尖灭带及构造带有机配置形成油气富集,本区主要发育岩性及构造岩性复合油藏。 (5)结合构造、断裂、沉积及油气运移等因素,建立了研究区域成藏模式,综合分析了成藏的主要因素,明确了鼻状构造和地层尖灭部位最有利油气富集成藏。S23划分了5个有利油气富集区,S1划分了4个有利油气富集区,指出了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提出了分三个层次勘探部署的建议。 取得了三项创新技术: 1)在创新的浅层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基础上,以地震沉积学为指导,创新了三维地震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制图技术,井间砂体预测精度到达90.00%以上。 2)探井试油测试前原油黏度预测方法;3)原油或沉积有机质中烃类全二维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后两项技术为深化稠油油藏认识,以及稠油试采方式选择提供了有利支撑。 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 (1)在浅层三维地震区应用创新的大比例尺沉积微相制图技术,砂岩预测符合率90.00%以上,探井成功率达71%(20.000.009年以前探井成功率15%),部署的江77井实现了产能突破,日产油51.84t(20.000.009年以前单井日产量0.00.34~3.0.009t)。 (2)20.0011年完成石油预测储量10.0063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