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0881]玉米螟大区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登记)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技术入股
许可转让
联系人:
林念文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科学防控玉米螟,对确保粮食、生态和食品安全具有现实和长期的战略意义。玉米螟是公认的难防害虫,多年来由于防控技术上多有局限,大区防控难一直是生产上的一大顽疾。多部门强强联合,协作攻关,以大区全程绿色防控为目标,以简便实用,经济高效为标准,开展研究和大面积应用。开展了玉米螟危害产量损失、抗寒性、玉米农林牧业<种植密度与发生危害关系、田间空间分布和扩散规律、赤眼蜂地理种群等方面基础研究。从而确定了大区防控最小有效防控区域为村,大区防控指导阈值为40.00头/百秆,及防控技术综合评价标准。针对技术缺陷创制和改进了三项核心产品:发明了投射式杀虫灯,与同类产品相比防效高一倍以上,能耗低70.00%以上,无人畜安全隐患;发明了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解决了生长后期无机械进地喷雾的难题;改进了苏云金杆菌(Bt)产品。为实现全程防控,制定了三道防线和四项关键技术:一道防线田内虫源田外防技术:村屯周围设杀虫灯诱杀成虫,并创新了灯加性诱剂组合诱杀技术;二道防线赤眼蜂田间灭卵技术;三道防线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机喷洒BT防治幼虫技术。依托核心产品和技术,创新了大区全程绿色防控模式:经济域值指标之下,不防治;指标之上,针对不同发生程度、不同防控区域和不同的防控目标,采取不同的技术模式。综合成本3元/亩以内,农民认可度达95%以上。同时,创新了植保技术的产业化推广机制。该成果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取得四项技术创新。发表学术论文11篇、出版专著2部,其中,国家一级学术刊物4篇。该成果解决了玉米螟大区防控难题,技术模式适合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玉米产区,单项技术可应用到全国各玉米螟发生区。三年在黑龙江省累计推广应用20.0088万亩,增收节支20.00.1亿元,减少农田医药与医疗<化学药物剂使用量80.000.00多吨,确保了以玉米为饲料源的下游畜禽产品安全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信誉。技术已辐射到多个省(区),总应用面积489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