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89858]黑河地区水稻“旱改水”栽培技术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技术入股
联系人:
林念文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水稻北扩战略”,即在北纬48度至北纬51度区间,包括黑河等3市8县(区),耕地面积20.000.000.00万亩区域内,大力扶持发展水稻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种粮农民收益,推动水稻农林牧业<种植区域战略北移。20.0011年,黑河分院在爱辉区西岗子镇建立10.000.00亩 “旱改水”水稻超级良种良法高产高效示范田获得成功。20.0012年农科院黑河分院水稻研究室科技特派员通过院县共建模式,建立水稻超级良种良法高产高效示范区,总面积为1.0.008万亩。与农林牧业<种植大豆相比,亩均增收450.00元以上,1.0.008万亩总增收486万元以上。黑河分院科技特派员建立的水稻高产高效示范区的增产增收作用将进一步增加高纬高寒地区水稻农林牧业<种植面积,将使这一地区水稻由零星农林牧业<种植提升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农林牧业<种植。水稻科技生产力增强。根据黑龙江省水稻北扩要求,要在黑龙江省北部高纬高寒地区建设水田面积240.00万亩,改善20.00万亩,新增220.00万亩,本项目完成后,技术措施可覆盖高纬高寒地区,可新增粮食产量11.56亿斤,增加农林牧业<其它农林牧业产值18.53亿元。旱田改为水田后,采取水稻良种与良法相结合,将使水稻农林牧业<种植纯效益是高产田块农林牧业<种植高产大豆的2倍以上,与农林牧业<种植低洼易涝、中低产大豆田纯效益相比更是可达到3-5倍。可以使种稻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切实增加粮食产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可改变洪涝灾害对农林牧业<其它农林牧业影响,改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增加人工稻作湿地面积,促进区域的生态平衡。农机化工程实施后,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进一步提高水稻机械化栽培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水稻农林牧业<种植转化为优质大米,具有重大的产业化前景。黑龙江省粳米品质优良,备受市场青睐,价格高、市场需求大。因此“总结经验,扩大规模推广”高寒区“旱改水”技术成果和模式,是农林牧业<种植结构调整着眼于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国际国内粳米市场刚性需求增长的需要,而且对实施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战略工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