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244218]宁夏龟裂碱土节水抑盐与肥力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许可转让

联系人: 宁夏科易网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来源于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先导资金项目(项目编号:NKYG-14-26 )。 宁夏引黄灌区虽有2000多年的灌溉耕作历史,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土壤条件,土壤次生盐渍化一直是灌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根据多年的土壤盐渍化治理经验,除了有效调控土壤盐分分布状况,使之不致过分集中于表土危害作物的生长外,重点要采取合理的节水灌溉和有效的培肥措施。在节水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水盐调控及肥盐调控技术,淡化作物关键生长时期土壤耕作层的盐分,在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过程中达到"有盐无害"的目的。一方面通过节水灌溉措施调控用水,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深层渗透,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另一方面通过采取调整作物布局、平整土地、地膜秸秆覆盖、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使用、灌溉抑盐压盐、合理利用地下水、抑制表土返盐等措施,建立与盐渍化土地改良利用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盐渍化土地的生产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开展龟裂碱土节水抑盐及肥力提升技术的研究对于解决灌区现有农业的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引黄灌区目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土壤的主要特征,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发展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节水及培肥技术,用于调控及防治引黄灌区内由于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同时还可以减少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过量引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措施的施用,为该地区土壤改良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农业,选择适宜的节水增产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为推进引黄灌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尽管宁夏灌区已取得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洗盐、排盐"、"改土治水"等思想的束缚,使得盐碱土研究成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水资源紧缺以及排水困难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新情况下,传统的以"排水洗盐"为中心的土壤盐渍化治理改良措施受到了极大限制,现在有必要转换思路,在充分了解水盐运动规律及植物耐盐特性的基础上,在节水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水盐调控及肥盐调控技术,淡化作物关键生长时期土壤耕作层的盐分,在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过程中达到"有盐无害"的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发展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节水及培肥技术,用于调控及防治引黄灌区内由于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同时还可以减少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过量引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措施的施用,为该地区土壤改良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农业,选择适宜的节水增产措施提供依据,同时为推进引黄灌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提供基础。 课题自实施以来,在收集考证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在新的技术核心的指导下,选取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典型作物种植区西大滩为试验地点,以油葵、水稻为核心作物展开研究,通过系统的田间试验对不同节水培肥技术进行评价、筛选及改进,然后优化集成,形成盐碱地改良的综合技术体系,从而构建宁夏龟裂碱土在节水中调控、在利用中治理改良的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实现宁夏灌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3、技术的的创造性、先进性 针对宁夏龟裂碱土的传统模式即大水漫灌和不合理施肥等造成的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地力下降、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等现实问题,通过课题试验研究及示范,研发形成3项实用的盐碱地节水抑盐及肥力提升技术:节水覆膜条件下盐碱地水盐调控技术、旱作条件下盐碱地节水灌溉抑盐技术、盐渍化土壤培肥控盐技术,研究淡水和微咸水不同淋洗水量对龟裂碱土土壤剖面盐分离子迁移及其分异规律的影响,提出了龟裂碱土节水条件下土壤盐分的快速淋洗方式。制定盐碱地稻作条件下水盐调控技术规程。形成并示范推广的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技术模式2套:旱作条件下盐碱地水盐调控与肥力提升技术模式和稻作条件下盐碱地原土水盐调控与肥力提升技术模式。 本研究为龟裂碱土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4、获专利情况 创建了一种集改良龟裂碱土、抑制土壤盐分和快速降低土壤碱化度功能于一体的龟裂碱土枸杞控抑盐快速建植方法。该方法在充分考虑龟裂碱土的特点和限制龟裂碱土枸杞成活的主要因素之后,采用平整土地、开沟、掺混脱硫废弃物和黄沙、填埋秸秆、规格定植等措施有效抑制土壤盐分,降低土壤碱化度,提高枸杞栽植成活率及产量。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1610297212.x)。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课题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在银北盐碱区域建立1500亩以上面积的次生盐碱地节水培肥配套技术模式示范规模,技术推广与辐射面积累计达到3万亩。示范基地亩增效益122元,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0%以上;累计增收368.44万元。从而为我国西北地区龟裂碱土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需继续完善机理研究,加大技术示范推广。 6、历年获奖情况 无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