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44204]引进秸秆生物质炭技术对引黄灌区土壤肥力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许可转让
联系人:
宁夏科易网科技有限公司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种植中化学氮肥的持续过量施用导致作物产量徘徊、品质降低、耕地质量下降和农田退水氮素污染逐渐加剧的问题,鉴于秸秆生物质炭在改良土壤肥力、减少氮素流失方面的潜力,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添加外源生物质炭对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品质、耕地质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和机制,为引黄灌区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为灌区稻田耕地质量提升和农田氮素退水污染阻控提供科学依据。项目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方法,通过模拟降雨淋滤研究添加生物炭对灌淤土养分状况和氮素淋失影响。添加生物炭10%处理的土壤淋溶液体积比对照减少9.6%,土壤有机质、全量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加。添加生物炭处理与对照相比极显著降低了土壤淋溶液的硝态氮浓度和淋溶损失量,少量生物炭添加对减小土壤中硝态氮淋失效果更好。铵态氮素的淋失峰值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大而延后,添加生物炭10%的处理铵态氮素淋失量比对照相减少了18%。
田间小区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能提高灌淤土土壤的养分含量,但不改变土壤的pH值,土壤耕层容重随着生物炭用量增加逐渐降低,生物质炭用量不超过6750 kg/hm2时,SMBC 含量和SMBN均是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逐渐提高。施用生物质炭对水稻子粒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水稻产量增幅在5.26%~14.89%之间。施用生物炭也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在4.29~22.09个百分点。稻田田面水和渗漏水中总氮(TN)和硝态氮(NO3--N)浓度随生物炭用量增加而降低,其中20 cm 处渗漏水中氮素浓度受生物炭用量影响明显,但100 cm 处氮素浓度受影响较小。田面水中总氮(TN)浓度和土体中TN淋失量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优化施氮处理与常规施肥比较,在氮肥用量降低20%的条件下,TN淋失量减少了9.39 kg/hm2,降幅为32.36%。施用生物炭处理的氮素表观损失量分别降低了11.8%~45.2%。
项目发表研究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篇,核心期刊6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制定地方标准1项,完成撰写待论证。实现经济效益15.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