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43950]灵武长枣自由纺锤形整形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许可转让
联系人:
张益民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2000年开始,我区研究推广了灵武长枣密植栽培,密度多在2-3m×3-4m,栽培上多采用小冠疏层形树形整形,开启了我区红枣精细化、集约化栽培之路,红枣栽培水平和效益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促进了我区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灵武长枣树势旺,发枝力强,易萌发枣头,导致营养生长过旺,枣股寿命短,现有10年生以上密植枣树普遍出现了主枝基部光秃、枝干比不明显、主枝角度过小、结果部位外移等现象。同时修剪上长期采用短截和重摘心技术,导致枣树营养生长旺盛、冒条多,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座果率低,枣果产量和质量难以有大的突破,亩产量徘徊在1000kg左右,效益不高,严重影响着灵武长枣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课题组认真调查总结了灵武长枣生长结果习性,利用灵武长枣主枝易于更新、枣头生长迅速等特点,通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以纺锤形整形修剪为核心,配套相应的土肥水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技术,实施 "省工简化"修剪和栽培技术,集成并示范了节肥节水与全园生草制为主的土肥水管理、以集中诱防为主的的桃小食心虫防治等关键技术,突破了灵武长枣长期以来不易座果、产量不高品质差等难题。实现灵武长枣丰产、稳产、优质的目标,对促进我区红枣低产园改造、产业提质增效极具推广价值。
项目完成单位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宁夏红枣协会,紧紧围绕灵武长枣生长结果特性,展开灵武长枣丰产树形、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的研究和集成示范,将灵武长枣丰产优质高效定为最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切合当前红枣产业生产实际,注重实效。
课题研究关键技术突破点和创新点:通过试验对比,项目总结出了灵武长枣丰产优质的核心在于顺应灵武长枣结果习性,采用纺锤形整形修剪,集成配套以节水节肥与全园生草制为主的土肥水管理、以集中诱防为主的桃小食心虫防治等关键技术,创新了以灵武长枣纺锤形整形培养为核心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和主枝培养及更新方式。首次提出了灵武长枣丰产优质示范园树相评价指标。在鲜枣产量上取得重大突破,新建2年生树龄的示范园亩产量达到100kg, 3年生树龄达到874kg,4年生树龄达到1190kg,5年后达到1523kg,6年后达到1654kg,是对照(未进行改造的同龄树)的165%。改造树龄为10年生的灵武长枣低产园亩产达到1734kg,比对照提高了73.4%。优质果率达到93.5%,比对照提高8.4%。按照5.0元/kg计算,2年生树龄的示范园亩产值为500元,3年生树龄亩产值达到4370元,4年生树龄亩产值达到5950元以上,5年后达到7615元。改造树龄为10年生灵武长枣低产园第四年亩产值达到8670元。同时降低了抹芽、拿枝、摘心等等生产投入成本,提高了枣果产量和品质,拉大了投入与产出的比值。
项目成果技术具有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是提高鲜枣产量、品质的有效举措。项目自2011年实施以来,在吴忠市利通区五里坡建立幼树灵武长枣示范园400亩,在五里坡改造成龄树示范园800亩,并且2013-2014年已在项目区周边及灵武市狼皮子梁推广应用3000余亩,辐射带动2万多亩。按照5.0元/kg计算,示范园和辐射带动的共4200亩,丰产后年产值达到3360万元以上,枣农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明显,为灵武长枣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且,我区灵武长枣发展面积15万亩,项目成果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项目实施期间,制定了灵武长枣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规程1项,发表论文1篇,培训各类技术人员600多人次。该课题的研究不但提高了灵武长枣的经济效益,也提高了我区红枣产业的知名度,先后有我区多名专家、枣农及甘肃、山西、河南等外省区的枣树建设单位参观灵武长枣示范园,受到了来访者的一致好评,尤其是规范的灵武长枣自由纺锤形和大树改造的改良纺锤形,是值得学习的。
项目研究内容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研究主要成果具有创新,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实施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阔,建议通过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