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243786]基于GIS的中国北方酿酒葡萄生态区划研究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许可转让

联系人: 张益民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基于GIS的中国北方酿酒葡萄生态区划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 2013年面上基金项目"基于GIS的中国北方不同品种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区研究",项目批准号:31071323,项目经费34.0万元;其他经费来源:6.0万元。本项研究立足于中国北方土壤、气候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山地、阳坡、水域等小气候资源,试验和模型方法相结合,研究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的区划指标,确定不同品种酿酒葡萄在中国北方适宜种植范围,最大限度地挖掘气候资源,利用GIS技术对酿酒葡萄生态区进行精细区划,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酿酒葡萄基地选择和区域化发展。经过4年试验研究。1)基本摸清了中国不同地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种植品种、栽培管理措施,进一步熟悉了不同酿酒葡萄的生长熟性、对土壤、气候的适应表现。2)通过异地酿酒葡萄转色后葡萄品质采样化验分析,确定了不同酿酒葡萄品种的成熟期、生长季积温、需水量、气温日较差、收获季节降水量界限和越冬期耐受的极端最低气温等,综合运用采用文献法、田间试验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经验法等方法,建立了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3)分析不同酿酒葡萄品种对土壤、坡度、坡向等地理因子响应的研究结果,结合气候区划指标,提出中国北方酿酒葡萄生态区划指标体系。4)基于中国北方376个气象站1981-2010年气候资料及面上资料推算结果,采用逐步分区法结合集优法,运用GIS技术开展酿酒葡萄可种植区、熟性、品种、酒种生态区划,制作完成中国酿酒葡萄可种植区、早熟、中熟、晚熟、干白、干红、起泡、自然甜型、冰酒及葡萄品种霞多丽、雷司令、赛美蓉、白比诺、白诗南、黑比诺、黑佳美、美乐、西拉、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歌海娜、宝石解百纳、威代尔等生态区划图24幅,制作宁夏酿酒葡萄生态区划图10幅。5)提出中国北方酿酒葡萄品种和酒种区域化布局调整方案。通过4年研究,项目充分挖掘了中国北方气候、土壤等环境资源,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北方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分布,发现很多新的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丰富了酿酒葡萄区划成果。项目在酿酒葡萄生态区划方法、指标体系和区域化布局上都有创新。项目出版专著1部、 发表论文15篇(核心期刊10篇)、培养博士1名、硕士4名。 项目提出的中国北方及宁夏酿酒葡萄品种、酒种原料区域化布局以及优化和调整方案,可为产业规划、基地选址和企业原料订购提供依据。项目以宁夏为推广试验区,提出宁夏各地酿酒葡萄基地气候资源优劣对策建议;宁夏林业工程中心负责酿酒葡萄精细区划成果及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保障宁夏百万亩酿酒葡萄生产基地布局的科学合理;并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进一步检验葡萄区划指标体系和区划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013年8月28日,项目部分研究成果以宁夏气象局气象信息专报"优化宁夏酿酒葡萄布局,开展酿酒葡萄气候品质认证"形式报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根据酿酒葡萄生态区精细化区划,优化宁夏酿酒葡萄布局,开展酿酒葡萄气候品质认证的决策建议:优先开发青铜峡、鸽子山等酿酒葡萄特优生态区,建立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和高档葡萄酒庄集群。将早熟、中熟、晚熟酿酒葡萄种植在优质生态区,实现酿酒葡萄品种的区域化栽培。中早熟酿酒葡萄种植区要南移东扩,发展河东、中宁等新兴酿酒葡萄产区。开展酿酒葡萄气象灾害区划,强化小气候观测,初步开展酿酒葡萄气候品质认证。9月11日,该重大决策材料得到自治区副主席、政府特邀顾问、宁夏酿酒葡萄产业主管郝林海的重要书面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组织论证,积极采纳决策建议,特别提出对产区葡萄气候认证并公示的工作当年就开始做。目前项目组已经陆续完成宁夏贺兰山东麓、东北产区、河西走廊产区、黄土高原产区和怀涿盆地产区等北方主要产区的调查考证工作。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发现的大量酿酒葡萄品种、酒种优质生态区,已有部分酒业公司抢滩开发,如贺兰山东麓的青铜峡段的鸽子山、银川河东、西夏王陵等地。内蒙古乌海、陕西榆林等地,据发现有葡萄基地开发种植。西部绿谷节水技术有限公司、轩尼诗(永宁)酒庄等已利用项目研究结果调整品种结构和葡萄基地选择,取得满意的效果。下一步项目成果经过在更多产区的调研后,可在北方主要酿酒葡萄产区应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