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43720]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厂字形优质高效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许可转让
联系人:
张益民
所在地: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 服务承诺
- 产权明晰
-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 如实描述
技术详细介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区就引进推广了酿酒葡萄栽培,苗木从国内其它产区引进,栽培模式上先后从窄行密植向宽行密植转变、平地栽培向深沟浅栽抗寒栽培转变、多主蔓扇形向独龙蔓转变、直立上架向倾斜上架转变,选择推广了开沟培肥整地、深沟浅栽、倾斜上架、独龙干篱架宽行密植等建园和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宁夏露地葡萄栽培中的冬季低温冻害问题,基本形成了适宜于农户发展的酿酒葡萄抗寒栽培技术和建园模式,园地多选择引黄灌区耕地,栽培上以产量取胜,过多采用鲜食葡萄栽培技术,创造了酿酒葡萄单产过2000kg的纪录,在酿酒原料紧缺的年代,这种栽培方式获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随着酒庄酒的兴起,庄园葡萄控产优质配套生产技术需求彰显,我区科研工作者又在架形上开展了水平龙干、厂字形、倾斜水平龙干等不同架形栽培研究,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突破性进展,没有建成的大面积成功案例。课题组认真分析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越冬埋土酿酒葡萄栽培条件,正确对待我区葡萄园立地条件差、冬季冻害严重、土壤瘠薄的现实和幼树期生长量小、根系容易受冻等生长习性,立足埋土越冬不可改变的现实条件和葡萄园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借鉴国外酿酒葡萄适宜于机械化栽培的"三带分明"标准架面,提出了以厂字形为核心,选择良种壮苗,从规范化建园开始,采用深沟浅栽抗寒栽培,配套庄园葡萄基地规范化、机械化、标准化、美观化和优质高效酿酒葡萄建园和生产技术,研究示范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厂字形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栽培技术,实现了"1年壮根、2年壮条、3年厂字形形成并形成产量、4年达到优质稳产的规范化建园和优质生产"技术,提出 "强壮的主干、中庸的枝条、松散的果穗" 树体平衡指标,真正实现酒庄葡萄园美观、健康、长寿的现代葡萄栽培目的,形成可复制的建园和生产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课题研究关键技术突破点和创新点:课题总结出了贺兰山东麓优质酿酒葡萄原料生产的核心在于顺应宁夏埋土越冬和机械化栽培要求,开展了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厂字形优质高效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突破了下架埋土区的酿酒葡萄良种规范化建园、机械化栽培及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创新了葡萄园科学规划设计、石砾地机械一次性捡石、挖机骑行开沟培肥整地、脱毒苗及苗木类型选择、嫁接苗两步走深沟浅栽建园技术、幼树根施腐殖酸营养液壮根、营养袋嫁接苗夏季六步走的定植保活技术、厂字形架形主蔓一次性培养和架杆拉丝等关键技术,提升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现代化栽培水平,这些方面均具有创新性。
课题成果技术具有技术简单、要求高、成效显著的特点,是贺兰山东麓酒庄葡萄基地规范化建园、标准化生产的基础,课题实施以来,在宁夏兰一酒庄、贺兰金山国际葡萄试验区示范4000亩,带动试验区8000亩,辐射周边地区10000多亩,打破了以前三年生葡萄不能酿酒、4年不达产的现状,示范葡萄基地苗木定植成活率由以前的60%提高到90%,三年形成厂字形三带分明架面、亩产量达到250kg,以后亩产量稳定到500kg,优果率达到90%,总糖含量达到235g/l以上。
项目实施期间,制定了技术规程3项,发表论文3篇,培训各类技术人员500多人次。该课题的研究不但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种植效益,也提高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的知名度,先后有国际、国内、我区多名专家来参观金山国际葡萄实验区酿酒葡萄示范基地,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厂字形主蔓一次性培养和相关配套技术,值得同类地区学习和推广。
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多年对厂字形树形观察。葡萄园生产作业中还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化作业。
课题研究内容针对性强,科学合理,研究主要成果具有创新,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引种效果突出,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