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详细页

[00240229]粗粒度可重构处理器核研制

交易价格: 面议

类型: 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 完全转让 许可转让 技术入股

联系人: 南京大学

所在地:江苏南京市

服务承诺
产权明晰
资料保密
对所交付的所有资料进行保密
如实描述
分享
|
收藏
|

技术详细介绍

  粗粒度可重构处理器核研制

  现有处理器体系结构和微体系结构方法已经跟不上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下降,使得芯片和系统的体积、功耗、成本急剧增加,而利用率却大幅下降。如何克服由利用墙所带来的暗硅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可重构技术使得“DIY(Do It by Yourself)”各种类型的高效能微处理器芯片成为可能。可重构计算能匹配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将硬件变成是可“编译”的,在可编程的介质中提供更大的计算能力和密度,能在单片系统上以低的硬件复杂度适应多种类型的应用,完成各种各样新的任务,从而适应芯片设计周期短,算法变化更新快的要求。另一方面,研究集成电路产品发展规律可知,数字集成电路产品的波动循环共经历了七个波动。硬件可重构、算法可变的可重构SoC将是第七个波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可重构SoC是在单一芯片上实现可重构计算功能的系统,其兼备硬件的高性能和软件的灵活性,并同时具备软硬双编程能力。针对某一专用领域的可重构SoC架构,将成为该领域的“毛坯芯片”,通过“软件编程”即可得到用户自主定义的SoC产品,这一特性对于有保密要求的军用高端芯片研制愈显重要。

  (1)提出一种粗粒度可重构系统的构建方法;

  (2)提出一种多处理阵列的可重构互连选择方案;

  (3)提出面向应用的高效重构方式;

  (4)提出一种配置存储器的组织方案;

  (5)开发一款可重构处理器原型系统;

  (6)粗粒度可重构处理器IP核采用40nm流片验证。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