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成果
成果 专家 院校 需求
微信公众号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资讯 > 详细页

中宁县关于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第22号验收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单位:来源网络

分享到:

摘要:

一、关于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第22号整改任务

秸秆回收利用未达到全覆盖,乡镇政府落实秸秆禁烧主体责任不严格,督查期间,中宁县滨河南路、大战场乡等多处发现秸秆焚烧。

二、整改措施

(一)强化监督责任。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强化监督责任,由分管领导牵头,强化对关于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第22号整改任务工作落实,安排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加大巡查力度,分为三组进行了不分昼夜、不分公休日、不分节假日的全天候巡查,一组巡查区域白马、鸣沙、恩和三个乡镇;二组巡查区域新堡、宁安、舟塔、大战场四个乡镇;三组巡查区域余丁、石空、太阳梁三个乡镇。先后出动巡查人员450人次,出动车辆210车次,张贴秸秆禁烧通告110余份,在田间地头、村庄道路等醒目位置悬挂秸秆禁烧宣传横幅15条,在全县人流多的活动场所张贴秸秆禁烧通告60余张,发现、扑灭着火点260处,行政处罚7人,罚款4000元,下发秸秆禁烧工作督查通报4期。

(二)落实主体责任。督促乡镇落实主体责任,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定秸秆禁烧、秸秆离田工作网格,明确网格长及监管队伍,明确秸秆离田的组织形式、具体承担单位以及责任人,推动未机收捡拾打捆和散落田间秸秆及时清运清除。督促乡村两级落实监管工作责任,强化一线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做到网格内耕地“块块有人管、监管无盲区”。全面细化县级秸秆禁烧全天候巡查方案,以禁烧网格为基本单元,明确检查的责任主体、对象、方式方法及频次,实施24小时不间断检查,确保及时发现并制止随意露天焚烧秸秆行为。督促乡镇将禁烧工作与乡村干部绩效工资发放、评优评先挂起钩,确保秸秆禁烧工作各个环节无缝连接,高效运转。对秸秆禁烧工作推进不力、火点未得到有效控制的乡镇,将加大巡查力度。

(三)加强巡查力度。农业农村局加大巡查力度,各乡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继续严格落实“封、禁、堵、压、打”等措施,安排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全天候、常态化的巡回检查,督促农户完成道路两旁、路边沟渠、田间地头、田埂上下、堆积秸秆的清理、清运和集中处理工作,彻底消除隐患。发现焚烧点,立即制止焚烧行为,上报县秸秆禁烧督查组依法从严、从快查处。秸秆禁烧工作必须始终做到“有烟必查、有火必罚、有“斑”必究。

(四)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利用现代化宣传手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秸秆禁烧宣传活动。重点结合《民法典》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乡村宣讲活动,同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农民节约资源、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大秸秆露天焚烧违法典型案例的公开曝光力度,以案说法,营造秸秆禁烧强大的警示教育声势,增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优化管理,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农机作业公司、合作社的作用,增设秸秆收购点,积极开展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打捆、饲料加工利用,鼓励发展低茬收获、粉碎还田、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采用财政补贴等措施支持农村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秸秆收集、贮存、综合利用,从源头上治理秸秆焚烧,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重点推广秸秆堆腐还田、覆盖还田、秸秆气化、生产食用菌、生产沼气等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依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完成玉米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7.5万亩,完成机械粉碎深翻还田8万亩。2020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6%以上。

三、整改完成情况

通过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强化监督责任,加大巡查力度,以及各乡镇落实主体责任,提高了干部生态文明建设政治站位,强化了作风建设,对秸秆回收利用未达到全覆盖,乡镇政府落实秸秆禁烧主体责任不严格,部分乡镇发现秸秆焚烧的现象得到了有力遏制,截止目前,在巡查过程中未发现火点,全力助推了蓝天保卫战。

四、验收情况

经核查,所有整改措施已落实,通过验收。

五、公示时间

2020年12月22日-12月26日

 

                          中宁县生态环境保护暨生态立县战略领导小组

                          2020年12月22日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