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宁夏技术市场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创办时间: 单位属性:985工程院校 所在地区:吉林长春市 相关行业:

联系人:

登陆后向院校管理员咨询
加入院所

    单位简介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更多>技术专家16

    • 张宇 张宇 研究领域:软件 研究方向:光致发光、蔗渣、遗态转化、氧化锌、气敏、计算机基础课程 咨询
    • 李建华 李建华 研究领域:生物医药 研究方向:刚地弓形虫、兔、SSUrRNA基因、PCR扩增、微小隐孢子虫、兔隐孢子虫 咨询
    • 田为军 田为军 研究领域:机械 研究方向:[1] 机械机构仿生设计:减振仿生设计及优化、足式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2] 运动生物力学及其仿生:四足动物运动力学与运动仿生;昆虫运动力学与仿生 咨询
    • 尚新磊 尚新磊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核磁共振和瞬变电磁联用 咨询

    更多>技术成果1278

    更多>研究机构4

    • 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发人员:72人
      研究领域:机械检测, 研究方向:
      机构简介: 展开
      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座落在美丽而富有朝气的北国春城长春。该中心是在2002年成立的吉林省测控仪器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础上,经过科技部综合评审, 2009年11月正式开始组建,依托于吉林大学。它源于上世纪50年代组建的原地矿部302地质仪器研究室,多年来,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仪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科技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工程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地球物理探测仪器仪器的研制究与开发,针对地球物理探测仪器行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的研究开发;构建我国地球物理探测仪器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地球物理仪器产品开发、检测、产品性能野外环境实验的基地。 自JLMRS-I探水仪研制成功以来,先后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松原市、吉林省白城市地区进行了探寻地下水源的实际应用;与内蒙古通辽市水务局合作,在内蒙古通辽市多个旗县区进行了灌溉水源、饮用水源、截潜流工程探测;2008年与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合作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多个地区进行了找水工程,受到了合作单位和当地政府、居民的认同,得到了较高的评价。2009年应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的邀请,利用JLMRS-I探水仪在蒙古国进行了工业用水探测,在二连浩特市进行了城镇饮用水源地探测,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进行了地下水资源普查探测等多个工程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长期的研制开发工作中,中心取得了众多的地球物理仪器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各种奖项,近5年来,获国家3大奖5项,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2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 近5年承担重要课题15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70余项。其中:863计划项目19项、支撑计划项目6项、重大专项2项、973项目:4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4项。 在科研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加强了同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2004年开始,与重庆地质仪器厂和北京地质仪器厂等多家企业,就研发成果产品化、人才培养等签订协议,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吉林大学为企业培养、培训、输送相关专业人才,优先向仪器厂转让科技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保障。
    •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等级:国家级 研发人员:48人
      研究领域:其他新材料技术,其他仪器仪表 研究方向:
      机构简介: 展开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吉林大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是最近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以超分子体系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室。   实验室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依托单位吉林大学的大力支持。1978年,唐敖庆院士在吉林大学创建理论化学研究所和结构化学研究室。 1991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结构化学研究室基础上成立了“分子光谱与分子结构教育部开放实验室”。其后实验室对研究方向进行了重新调整与定位,并于1996年更名为“超分子结构与谱学教育部开放实验室”。这期间确定以超分子体系为实验室研究方向。2001年,为更好地将超分子体系的研究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实验室更名为“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点加强了研究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与超分子体系相关的研究工作全面展开,研究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实验室申请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评估和建设论证,2007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定位于基础研究, 研究成果向高新技术辐射。实验室的科学研究主要面向复杂超分子体系,以膜和微粒的组装体系为切入点,关注超分子组装体的光电和生物功能,并注重发展组装体的谱学与理论模拟。目前,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超分子组装与组装过程;超分子结构与光、电功能材料;生物超分子组装体;超分子组装体谱学与模拟。 近五年以来,我们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引以为荣的成果,发表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论文。研究工作不仅被大量作为亮点介绍,或作为杂志封面,研究工作五年来被他引3000余次。研究成果“有机、聚合物体系的层状组装与功能”获得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新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基础研究”获得2001年高等学校科学进步一等奖。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研究成果向高新技术辐射,不断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近五年来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4项,并已经开发出一些具有应用前景和潜在应用价值的新技术。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