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国
其他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同心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无
研究领域: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现状与改善对策分析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愈发完善的同时,农村畜牧产业也在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畜牧技术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具备极大的提升空间。为了实现农村畜牧产业的转型发展,就必须开展畜牧技术的推广工作,向农村个体养殖户传授新的养殖技术和品种,定期开展学习会,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水平,改善当前的养殖环境,从而促进农村养殖业的科学发展,实现高效养殖。 一、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分析 (一)技术推广方式不正确 通过对当前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的调查研究可知,大部分工作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推广例如现场咨询、现场指导等,由于工作人员宣传的知识过于笼统和片面,大部分养殖户对于所推广的技术和知识印象不深,传统的推广方式难以取得相应的效果[1]。 (二)推广知识过于陈旧 由于我国对于畜牧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现阶段我国开展推广工作的进度仍然比较迟缓,推广的畜牧技术仍然是十几年前的旧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不符合现代化畜牧产业的需要。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开展技术推广工作的相应单位投入经费不够,没有充足的技术经费进行学习、教学和培训,这就导致推广的技术与前沿技术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处于推广队伍内的技术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反而无法进入推广队伍当中,这就导致现代的养殖技术无法得到全面的推广和应用[2]。 二、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改善对策分析 (一)打造技术推广人员 畜牧技术推广工作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推广人员做后盾,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人才队伍,才能够保证高质量的推广效果,才能够更好的提高畜牧产业养殖户的科学水平和养殖技术。这就需要首先做好人才招聘和引入工作,减少知识水平不够的“关系户”进入推广队伍内,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建立多层次的薪酬体系,利用高薪酬和高福利待遇留住人才,确保畜牧技术推广队伍的人才质量,保证推广效果[3]。最后,一方面要对高素质人才开展动员大会,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对原有的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其畜牧养殖知识和水平,帮助其成为优秀的畜牧推广人才。 (二)增加推广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确保畜牧技术推广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充足的资金投入不仅能够保障人才和推广质量,还能够扩大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范围。现阶段,我国已经将畜牧技术推广工作视为社会公益性工作,依靠国家的资金投入从而保障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足够的场地保证推广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养殖户亲身感受新技术、新设备带来的养殖感受,能够增强推广效果。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资金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保证推广的知识、技术不落伍,能够满足现代养殖业的需要。这就需要各部门高度重视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定期组织养殖技术的经验交流和分享会,做好养殖技术的交流培训工作。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农村养殖推广工作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4]。 (三)优化技术推广方式 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工程量比较大的工程,但就我国现阶段的工作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推广的方式过于传统、推广的知识过于陈旧等。为了提高畜牧技术推广的质量和效果,就需要优化当前的技术推广方式。首先,在各推广点建设相应的技术推广基地,定期组织养殖户在基地内进行学习和培训。同时在基地内还可以进行畜牧养殖工作的试验、研究和实践,从而提高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其次,在推广基地内还可以通过招收学员等方式,鼓励年轻的养殖户进入基地内学习新的养殖技术和经验,同时还可以与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养殖户进行交流,达到畜牧新技术、新知识的推广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广畜牧养殖技术是实现我国农村畜牧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是现阶段我国在开展畜牧产业推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推广知识过于陈旧、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过低等。为了实现农村畜牧产业的转型发展,就需要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畜牧技术的推广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推广队伍,通过引入现代的养殖技术,实现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
2702人访问过此专家
专家类型:技术专家
所在单位:同心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职称:副高级
学科类别:农学,畜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技术专家
赵亚国,大学学历、高级畜牧师,1989年7月从宁夏农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同心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工作至今,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30年。在工作期间,本人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学习畜牧专业知识和参加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并积极投身于畜牧科技推广工作,把学到畜牧知识应用到服务“三农”的工作实践中,先后实施了2008-2017年同心县秸秆加工调制利用,2011-2012年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2013-2014年同心县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2014年-2017年退牧还草项目,2015-2017年草畜产业节本增效项目,2017-2018年粮改饲试点项目等一些重大畜牧项目,开展了畜禽品种改良、肉牛肉羊育肥、滩羊本品种选育、农作物秸秆“三贮一化”、配(混)合饲料、畜牧基础设施建设、畜牧生产调研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实施2008-2017年农作物秸秆加工调制工作中本人认真撰写项目实施方案,指导技术人员开展秸秆加工调制工作,完成秸秆加工调制30万吨,灌区秸秆利用率达到95%,其中秸秆加工调制率达到55%,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增加了秸秆的附加值,为我县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来源,受到自治区农牧厅的好评,本人被评为“十一五”全区秸秆加工调制利用工作先进个人,畜牧中心被农牧厅评为秸秆加工调制先进集体。并与2016年获得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宁夏牛羊优质?遣莞咝Ю霉丶际跏痉锻乒悖┒冉钡?1完成人。 自2015年推广草畜产业节本增效以来,我中心遴选的28个节本增效科技示范点,饲养肉牛2140头(其中基础母牛640头)和肉羊26600只(其中基础母羊8300只)。共计节约成本121.07万元,增加收入96.27万元。 在参与全县畜牧技术推广的同时,积极参加区内外畜牧技术交流培训,开展畜牧生产调研,先后撰写了《同心县*牛羊肉产业“十二五”规划》,《2010、201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秸秆养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心县生态移民区肉羊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宁夏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心县滩羊生产基地情况调查报告》等大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实施方案、工作总结等110余篇,近50万多字。在“养殖技术顾问”2012年第10期发表了《生物技术在猪繁殖中应用》、在“中国畜禽种业”2013年第2期发表了《秸秆酶贮饲料的袋装调制技术》;在“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年第9期发表了《安格斯肉牛在西北地区的引进饲养管理技术探讨》,2013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兽医时间医学》一书中,本人担任编委,编写了第三章第1-5节约11万字;2014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滩羊养殖实用技术》一书中,本人编写了第一章至第五章约十二万字。这些材料的撰写,对养殖户发展舍饲养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为全县畜牧业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由于工作突出2011年被农牧厅评为“十一五”全区秸秆加工调制利用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获得中共同心县委、县人民政府“同心县优秀人才”荣誉称号;2016年获得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第11完成人。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