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张学军

张学军

其他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无

研究领域: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防控技术、农作物、枸杞合理施肥技术和新型肥料研发应用技术研究等。

2051人访问过此专家

分享
赞(0)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排名前3位)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及以上排名前3位的获奖人、熟悉职称评审基本政策、

专家类型:技术专家

所在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职称:正高级

学科类别:农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营养学,技术专家

主要从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防控技术、农作物和枸杞合理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和自治区科研项目20余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等课题。 2007年~2017年期间,参与完成了《全国?┨锏酌嬖次廴炯嗖饧际跆逑荡唇ㄓ胗τ谩废钅浚竦?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本项目首次创建了全国农田面源污染核算方法;创建了农田面源污染监测技术;首次摸清了全国农田氮磷面源污染的底数和重点区域,明确了主要农艺措施的减排效果。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和全国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工作,本人所里带领的研究团队,主要承担完成了宁夏灌区菜田氮磷流失和碳氮养分平衡的定位监测,提出了设施和露地菜田土壤氮磷环境预警阈值范围,构建了设施和露地菜田面源氮磷污染防控技术体系。发表论文8篇,其中英文SCI收录1篇,制订地方标准3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本人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了《宁夏引黄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阻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该项目荣获2016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二)。针对宁夏引黄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构建了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氮磷主要作物清洁生产技术,形成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了不同养分配比的作物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7个,实现了废弃物农田资源化利用,降低了养分向深层土体的运移;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综合示范区10.65平方公里,通过开展农田清洁生产技术集成示范、规模化养殖废弃物沼气工程无害化处理和农田安全利用技术示范,项目累计示范推广农田清洁生产面积65.5万亩,实现节支增效1.49亿元;授权国家专利11项;发表论文21篇(SCI收录2篇);申报地方标准5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2009年~2013年主持完成《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水肥耦合与生态调控氮磷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该项目获得2014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本项目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化肥投入过多,稻田氮磷养分流失特征不清,水肥管理不合理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等问题,摸清了宁夏灌区稻田氮磷流失特征及其负荷、提出了水稻水肥氮磷耦合和生态调控和基于水稻叶绿素仪诊断值的水稻推荐施氮和稻田沟渠氮磷生态拦截修复四项技术。集成创新构建了水肥耦合与生态调控的氮磷减排集成技术,建立农田退水监测示范区5000亩,累积示范推广水稻水肥耦合与生态调控的氮磷减排集成技术75万亩,减少氮肥、磷肥施用量20%和10%, 增产457.5万公斤,新增产值2042.1万元,举办培训班12场次,培训农民2200人,发表文章4篇,申请获批专利2项,颁布地方标准2项,研制开发水稻氮素养分诊断与推荐追施氮肥系统软件一套。 自参加工作以来,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农业部),环保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授权专利6项;颁布技术规程(地方)6项;在《土壤学报》《生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结合课题获得的研究成果,在各市县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30余场,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4000人次,使农民掌握优势特色作物合理施肥技术;使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有效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 近年来,先后2次获宁夏农林科学院院先进工作者,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函审专家,《自治区测土配方施肥》 《自治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防治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国控点(宁夏)》项目专家组成员。 今后结合宁夏农业“1+4”优势农业特产业实际,围绕土肥水综合考虑开展研究,实现提高土肥水综合利用效率。重视农作物有机-无机配施,秸秆还田,控制氮磷化肥投入,增施微肥,解决农田土壤养分不均衡,耕地质量下降等系列问题,为宁夏农业优势特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做出应有地贡献。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