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杨国虎

杨国虎

其他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主任

研究领域:农学方向上的玉米遗传育种、制种、栽培,利用单倍体、雄性不育等新技术育种。 植物分子遗传学方向的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分子机理、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基因功能验证。 植物分子育种学方向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分子设计育种

1634人访问过此专家

分享
赞(0)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排名前3位)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熟悉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等自治区级创新载体的建设要求、管理流程、运行规范,熟悉科研条件建设中科研仪器设备专业用途和相关设备询价、作为自治区级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团队骨干,自治区级企业研究院负责人或高校科研设备应用管理人员参与平台载体建设工作、熟悉职称评审?菊? ;

专家类型:技术专家

所在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职称:正高级

学科类别:农学,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技术专家

一直在宁夏农林科学院从事玉米育种、栽培、繁制种等研究和推广工作。围绕着“选育适合西北内陆种植,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性强、适应性广、有开发潜力的各种类型玉米新杂交种及适宜本地的高效栽培和繁制种技术研究”的目标,申报并主持参加了“优势粮食持续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玉米新杂交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自治区5183农业科技工程项目优势粮食作物持续增产与农作物制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玉米新杂交种选育及示范”、“国家科技支撑-玉米新品种培育及扩繁”、“区科技支撑-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创制优质高产玉米新种质”、“区自然基金-国外玉米种质产量性状的遗传及杂种优势分析”、“玉米区域试验和“玉米新品种沈单16号配套技术研究”等20多个项目的研究示范推广工作,并与企业协作开展商业化育种。 研究中,学习并应用现代遗传育种最新理论和研究手段,将分子生物技术与常规种质改良、创新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挖掘玉米种质资源的优异性状基因,择优导入到优良育种材料中,进行鉴定和创新,使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玉米种质创新迟缓局面,提升我国玉米种质创新和品种创制能力。 引进并创新优良玉米材料,坚持南繁育种,扩大选育规模。累计征集鉴定玉米资源3000多份,选择优异种质构建改良扩增群体,创新出5000多份育种材料,从中选育出一批耐密、适应性强、籽粒长、出籽率高、适于机械化耕种的高配合力自交系。每年组配鉴定杂交新组合3000多份,选育出多份新组合参加本区和外省区的品种审定区域试验。作为主要人员选育审定玉米品种14个,其中,自育审定宁单7号、宁单9号、宁单10号、宁单11号、宁禾0709、宁单27号、宁单31号和宁单37号8个不同类型玉米新品种,涉及粒用、青贮和鲜食等,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高产值的品种选择,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主持参与宁夏和国家的玉米区域试验,承担科研院所国内外种子企业的品种鉴定选择试验,详细进行田间试验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书写报送高质量的年终报告和汇总材料,为品种的利用前景提供了科学、详实的依据。 拥有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品种示范等专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53篇,发表SCI论文3篇,编制《宁夏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一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3项,获得保护权1项,登记成果8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多次被农业厅评为玉米区域试验先进主持人。这些研究对宁夏玉米育种、制种等技术的发展、宁夏种子企业开发创收、农民增收、国营农场扭亏和种子企业转型等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