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其他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宁夏饲料工作站(原宁夏饲料工业办公室) 主任
研究领域: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技研究、农作物与饲草新品种引进、农业科技推广、国际农业技术合作、国际扶贫开发与环境改良、农业农村综合开发、饲料科技攻关及饲料企业管理等。
1323人访问过此专家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排名前3位)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熟悉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等自治区级创新载体的建设要求、管理流程、运行规范,熟悉科研条件建设中科研仪器设备专业用途和相关设备询价、具有从事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背景,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国际合作项目、熟知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和重大战略规划、宏观政策,对我自治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有全面了解;从事专利代理、知识信息利用、专利咨询评估、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等方面工作3年以上、熟悉职称评审基本政策、
专家类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
所在单位:宁夏饲料工作站(原宁夏饲料工业办公室)
职称:正高级
学科类别:农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营养学,技术专家
自1982年1月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先后主持国际技术合作与引进项目5项,主持农业部重大技术推广项目、种子工程项目、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3项,主持自治区科技攻关与科技支撑等2个项目。参与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5项、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3项。主持实施大型国际无偿援助项目3项。先后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6项(排名分别为1、4、5、5、6、9),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排名分别为2、4、5)。引进玉米、饲草新品种4个,试制饲料新产品23个。制定地方标准7项,审定饲料生产企业标准1400余部。在《饲料广角》《宁夏农林科技》等刊物发表论文22篇,在国际组织发表学术论文一篇(收编在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东南亚地区粮食安全国际研讨会论文汇编》之中),出版国家星火计划培训丛书《新兴经济作物——菊芋》。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受理专利7项。培训80余次、培训22000余人次,培养青年科技人员50余人,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2人。2005年确定为自治区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13人才),2次获农业部、自治区政府先进个人奖。主持编写《小额信贷技术规程》《功能性扫盲教材》(用于联合国援助项目区)主持编写饲料行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主持编写《澳大利亚援助宁夏南部山区人畜饮水项目》《加拿大援助宁夏草原管理条例建设项目》《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宁夏苜蓿草病虫害防治技术引进项目》《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无偿援助宁夏新农村建设项目》《宁夏望远农业高新科技综合示范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部种子工程项目----宁夏马铃薯脱毒快速繁育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业部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欧盟援助宁夏生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援助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综合开发项目预评估报告》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援助宁夏中部干旱带农村综合开发项目评估报告》等一大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实施方案,涉及资金近10亿元,成功引进国际无偿援助资金2.4亿元,争取中央资金5000多万元。主持实施欧盟援助宁夏土地改造项目,援助资金1.1亿元,顺利通过欧盟驻华代表处和国家外经贸部的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主持实施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宁夏高原扶贫开发与环境改良项目,援助资金1.2亿元,顺利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和国家农业部的总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主持实施宁夏农业高新科技综合示范园区项目建设,总投资4300万元,顺利通过农牧厅验收。主持实施农业部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与种子工程马铃薯脱毒快繁中心项目建设项目,均顺利通过农业部验收。主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援助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总投资3.45亿元,援助资金1.2亿元,项目于2009年顺利结束并通过验收。自2004年以来,热心于饲草品种引进、推广,饲料资源普查、营养成分测定、安全性评价、数据库建立,饲料配方研究、新产品试制等新领域的研究。首次普查了我区常规饲料资源、地源性饲料资源与其利用现状,首次对我区185个种常规饲料原料与90种地源性饲料原料的常规养分、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首次对地源性饲料原料进行了安全性指标评价,进行了地源性饲料原料牛、羊、鸡饲料配方研究与饲喂试验,测定了饲喂动物的血液、肝脏、肌肉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人体健康危害因素,共获取4000多项数据,首次建立饲料资源数据库方便用户检索查询,为广大养殖户、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及政府部门决策养殖业提供了基础信息。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