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欢迎来到宁夏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孙建昌

孙建昌

其他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水稻室主任

研究领域:针对宁夏乃至全国水稻常规育种技术单一、选择效率低下等问题,结合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优异基因的定位克隆,目前正在开展以抗稻瘟病、香味、低直链淀粉基因为基础的抗性或品质优异基因导入当地主栽品种的工作。在育种技术上打破以常规育种为基础的经验、低效率性,结合分子标记选择技术提升育种方法和选择效率。在稻瘟病方面,利用已定位克隆的抗稻瘟病基因,筛选出具光谱抗性的pb1、pib、pizt、pita、pi35、pi56等基因,设计筛选特异标记,将这些基因导入宁夏主栽品种中,实现单基因导入和多基因聚合,提高水稻的抗稻瘟病性,延长水稻品种的种植周期,减少稻瘟病对宁夏水稻产量品质的危害。品质方面,通过香味、低直连淀粉基因的定向导入,获得、特色、优质、食味好的水稻品种系,为“宁夏大米”打入国内外大米高端市场提供品种保证。

1258人访问过此专家

分享
赞(0)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排名前3位)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作为自治区级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团队骨干,自治区级企业研究院负责人或高校科研设备应用管理人员参与平台载体建设工作、

专家类型:技术专家

所在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职称:正高级

学科类别:农学,作物学,作物遗传育种,技术专家

参加了30余项科研项目的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自治区育种专项《水稻新品种选育》课题、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宁夏农林科学院基础研究、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研究课题等共12个项目。水稻遗传育种方面,以当地优质高产材料为受体材料,分子标记定向导入稻瘟病广谱抗性基因pita、pizt、pb1、香味基因(fgr)等进行了分子标记定向辅助选择,已创制筛选了一批具受体背景的香型新种质;初步构建了发掘抗稻瘟病、品质等基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杂交选育了一批早熟、优质材料参加中试。粒形遗传研究方面,首次对粳稻粒形与产量、品质、耐冷性、耐盐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粒形与、产量、品质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粒形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我区粒形种质创新及育种提供了理论支撑。筛选了一批孕穗开花期耐冷性、耐低温发芽性较强的材料。杂草稻研究方面,利用表型和分子标记进行分析,宁夏杂草稻遗传基础较狭窄,不同地区采集宁夏杂草稻各群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分布均匀,无明显的区域分化现象;杂草稻与地方品种高度相似;聚类分析表明,杂草稻与地方品种个体间呈较均匀分布状,材料之间高度融合。初步结果表明宁夏杂草稻来源于宁夏地方品种,是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天然异交的产物。对杂草稻的休眠性、顶土出苗能力、杂草稻种子的吸水性和耐冻性、杂草稻种子耐贮藏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宁夏稻区杂草稻防控措施。在宁夏水稻特征图谱构建方面,鉴于我区水稻相似性高,国家水稻分子标记鉴定标准无法完全区别的情况,筛选了28对条带清晰稳定,多态性好的SSR引物构建了宁夏水稻品种的特征指纹图谱,利用这28对引物,可以区别我区水稻品种和重要品系。 参加工作以来,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分别排第4、第7),自治区气象科技一等奖1项(排第7)。参加选育品种6个;制定地方标准1项(排第1),授权发明专利1项(排第2),登记成果7项,其中2项排名第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31篇(核心期刊25篇,SCI 2篇);作为副主编编写专著1部。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

网站访问量:               网站在线人数:0              技术支持: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