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虎
其他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宁夏农业勘查设计院 无
研究领域:农业技术推广、粮食作物栽培与耕作、植保技术、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1233人访问过此专家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排名前3位)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及以上排名前3位的获奖人、熟悉职称评审基本政策、
专家类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
所在单位:宁夏农业勘查设计院
职称:正高级
学科类别:农学,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技术专家
1982年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九十年代主持参加的8个省部级水稻科技推广项目,累积推广规模600多万亩,新增稻谷6亿多公斤,纯收益5.77亿元,为九十年代我区水稻总产连续跃上5亿公斤和6亿公斤大关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1年以来,主持的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2005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增产节支增收效果。 2001年以来,主持引黄灌区冬麦北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宁南山区冬麦北移扩种、宁南旱区抗旱和防风固土型保护性耕作、引黄灌区农艺节水抗旱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技术等自治区科研推广课题;都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引黄灌区冬麦北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历时10年,由小面积试种扩大到2009年的51.7万亩,为促进灌区耕作制度改革、小麦大幅度增产、种植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了春季用水高峰期矛盾,改善和优化了生态景观。2004-2008年冬麦平均亩产500.1公斤,较春麦增产50.3%。解决了冬麦保苗、越冬返青率低、稻茬地不能种植冬麦等技术问题;摸清了冬麦越冬返青及幼穗分化规律;创建了四种冬麦套复种一年两熟制耕作改制模式,2010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来主持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集成配套多项实用技术,形成了“四膜”即秋季覆膜、早春覆膜、一膜两季、留膜留茬越冬;“三补”即集水补灌、扬黄补灌、压砂补灌;“一集”即微集水种植技术等8种实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主推全膜双垄沟播、秋季覆膜、早春覆膜、“一膜两季”免耕栽培、地膜玉米留膜留茬越冬保护性耕作、集水补灌等先进实用技术,每年推广200多万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抗旱减灾效果。参加主持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9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以来每年推广800多万亩,亩均节本增收25元以上。在植保技术研究和推广上,主抓重大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工作,研究分析病虫害流行趋势,制定防治预案,主推统防统治、安全用药、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每年指导防治病虫草鼠面积2000多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2-3亿公斤,为我区农业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主持和参加了多项自治区科技兴农、科技攻关、农业部丰收计划等项目,共获科技成果奖26项,其中省部级奖2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9项;地厅级科技成果奖4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一部,合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7篇。2001年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7年获自治区十大经济人物,1994年被国家科委、农业部、外专局评为“三北”地区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先进个人,1997年获全国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奖。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