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洋
其他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伤康复鉴定指导中心(原宁夏干部疗养院) 主任医师
研究领域:1.腹部超声诊断对伤、病、残职工的工伤鉴定的应用 2.肌骨超声诊断在伤残职工工伤鉴定及康复评估领域的应用 3.彩色超声多普勒在浅表器官及血管在伤残职工工伤鉴定评估辅助检查的应用
2134人访问过此专家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排名前3位)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熟悉职称评审基本政策、
专家类型:技术专家
所在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伤康复鉴定指导中心(原宁夏干部疗养院)
职称:正高级
学科类别:医学,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技术专家
刘海洋,男,回族,中共党员, 1960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研究生结业)学历,1983年7月参加工作,2003年聘任为主任医师,2014年聘任为二级专业技术岗位,1996年7月时任宁夏干部疗养院院长。先后担任中国超声诊断中心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宁夏超声学会副主委、中国医院协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常委、宁夏医院管理学会理事、宁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成员、宁夏政府采购医疗器械招评标专家评委、自治区公务员录用面试特级考官、2000年被评选为自治区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自治区“313人才工程”人选,自治区少数民族科技骨干。“非典”期间,被自治区党委表彰为“全区抗非典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全国市县优秀医院院长,2012年7月荣获全国“优秀超声医学工作者奖”。 从医35年来,在区内首批最早从事临床B型超声影像诊断业务工作,先后开展超声诊断检查病例数万人次,其中早期发现小肝癌、肾癌、膀胱癌、乳腺癌等肿瘤数十例,对患者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解决了一些疑难病例的影像诊断问题。在中华医学会宁夏超声学会担任副主委期间,邀请国内各医科大学教授为培养我区各医疗各单位超声人才,举办“消化道超声检查”、“复杂心脏病的超声诊断”等多学科及“彩超上岗证”考试前的辅导授课工作,对提高我区专技人员的超声诊断水平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被聘任主任医师后,受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委派,先后赴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国和我国香港地区进行工伤康复和保险、医院管理等培训及学术交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应用到医学工作中,使该院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003年6月,由于防治非典工作成绩突出,被自治区党委表彰为全区“抗击非典优秀共产党员”。 被聘任主任医师岗位以来,主要从事劳动能力医学鉴定检查、工伤康复、公务员录用体检、超声影像诊断等业务工作。自开展劳动能力医学鉴定检查以来,严格把关,科学检查,共为区内外劳动部门、人寿保险等委托的工伤及劳动能力医学鉴定检查共计1.6万人次,其中为全区上百家大中型企业、尤其是破产企业工伤、病残员工2000余人进行工伤(残)鉴定医学检查,为自治区劳动鉴定委员会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为我区社会保障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在西北地区率先创新性开展工伤康复治疗,先后收治银川、石嘴山两市300余名工伤病员住院治疗,运用传统和现代康复医学手段,对伤残病进行有效康复治疗并进行功能评价,使工伤病员在身体上、躯体功能上、精神心理上最大限度得以恢复,受到工伤病员、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劳动部门的好评,并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领导的认可。在宁夏最早开展公务员录用体检工作,按照录用体检标准操作,规范程序,结果公正,严格做到合格有理、淘汰有据,在具体操作中发现了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得到国家人事部门的及时采纳,使录用体检操作更趋合理及人性化。 在发表学术论文方面,撰写的临床医学论文曾获首届国际人体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美国),并收录《国际人体科学优秀论文集·中国卷》(英文版),主持并参与《枸杞果实提取物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的研究》临床课题,《宁夏公务员亚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软科学研究,《精选穴位针刺治疗疲劳综合症临床研究》科研研究,参加开发宁夏新药“杞宝胶囊”临床验证科研工作。在国家核心期刊、省级专业刊物发表《超声波诊断胆囊腺肌瘤》、《B超直视下观察眼针对胆囊炎的治疗效应》、《妊娠并肝损害临床分析》、《头皮发际区穴位分布全息律》、《87例外伤性癫痫职工伤残等级鉴定资料分析》等学术论文20多篇。2012年7月,在国家科技部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荣获全国“优秀超声医学工作者奖”, 并获奖匾和证书,宁夏仅有2人获此殊荣。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