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棠
其他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宁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总工程师
研究领域:健全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考核制度,加强一线监督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全面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水平。 压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参建各方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度,建立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完善质量安全责任追溯机制。 加强分户验收管理和住宅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工作。鼓励企业应用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国家级工法、自治区级工法,不断提高建筑业发展水平。 引导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督促企业全力构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1282人访问过此专家
熟知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重大战略规划、宏观政策,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规定条件、熟悉职称评审基本政策、
专家类型:技术专家、管理专家
所在单位:宁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职称:正高级
学科类别:工学,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技术专家
1987年—2002年,在宁夏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设计工作,期间完成区内300多项房屋建筑、工业建筑和市政工程的给水排水专业设计及多项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参与外省市房屋建筑和城市水厂设计。“银川市电信局北门维护中心”、“银川橡胶厂幼儿园”等多项工程获自治区优秀设计奖项。 2002年至今在宁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从事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技术和管理工作,监督管理的工程未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质量均处于受控状态。 为保证自治区重点工程及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制定《政府投资重大工程项目监督实施办法》,积极引导参建各方制定详细的创优目标和计划,为争创自治区“西夏杯”和国家“鲁班奖” 优质工程打好基础,并组织工程项目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区内外工程质量观摩,促进企业增强质量意识。 历年累计监督自治区直管工程200多项,其中近30项工程获自治区“西夏杯”金奖、“西夏杯”优质工程奖,宁夏博物馆获2010-2011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填补了自治区多年无“鲁班奖”工程的空白。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积极组织技术人员编制过度安置房建设标准和施工指导手册,为现场援建人员做好技术服务,确保援建安置房质量安全可靠,制定《宁夏新型抗震设防标准化小学示范工程监督方案》,确保湖畔抗震示范小学施工质量安全和使用功能。 近年来,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宁夏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宁夏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巡查办法》,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转变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提高监管效能和行政执行力,起到了指导作用。为确保全区保障性住房工程、“十二五”我区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以及*活动场所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加强生态移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组织编制《宁夏生态移民工程施工技术指导书》及“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挂图、《宁夏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施工导则》、《宁夏*活动场所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指导手册》、《宁夏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手册》,参与编制《宁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宁夏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规程》、《宁夏建筑资料管理规程》、《宁夏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控制导则》等30多部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地方规章、技术标准和施工指导手册,突出工程重点和关键环节,关口前移,防微杜渐,为全区保障性住房、生态移民工程、校舍安全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提供法规依据和技术支撑。参与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质量监督与检测分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联合主编的《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手册》,为全国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解决宁夏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疑难问题,组织专家论证钢结构箱型梁吊装、大跨度现浇梁板模板支撑体系、大跨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等专项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宁夏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承担全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总站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围绕国家和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加强区、市、县三级联动,创新与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动工作模式,加大对全区建筑起重机械检测机构检查力度,确保建筑工地起重机械安全。加强全区监督机构之间的工作联系和沟通,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规范监督执法行为,全面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