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川健
其他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宁夏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 防治科科长
研究领域:林业(果树)有害生物(病、虫、鼠、兔)监测预报及控制技术研究
5152人访问过此专家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排名前3位)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具有从事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背景,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国际合作项目、
专家类型:技术专家
所在单位:宁夏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
职称:正高级
学科类别:农学,林学,森林保护学,技术专家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森林病虫鼠害监测、检疫及防治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我区林业重大生物灾害森林鼠(兔)害和林木钻蛀性害虫的生态调控为主攻方向,对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发展思路与规划、成灾机理、营林防控、物理生物防控、无公害生产、林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技术研究推广做出重大贡献。先后主持和参加:中日专项技术合作“宁夏森林保护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攻关“生态林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示范”课题“灌木林主要钻蛀性害虫综合治理技术应用与推广(2010GB23600661)”、“生态林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示范(2012BAD19B07)”、国家农业部公益项目检疫性害虫臭椿沟眶象区域性防控技术研究(201304412)、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六盘山区鼢鼠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推广(201508)等项目研究工作。编制项目可研报告、实施方案和初步设计9项,争取了建设经费4千余万元;推广精确施药技术防治杨树天牛等钻蛀性害虫600余万株,研发推广捕虫网防治沟眶象60余万株,减少损失5千余万元;应用物理阻隔和植物源不育剂等技术防治鼠(兔)50万亩次,提高林木保存率;研究推广信息素和迷向剂防治经济林害虫5万亩次,实现农药减量控害,提高了防治效果,保障林业生产安全、林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建设宁夏网络森林医院信息平台,培训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由2012年9.55‰下降至2017年的5.64‰;参编林业行业标准8项,主制地方标准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2016年指导硕士研究生完成的论文“沟眶象物理捕获及诱杀技术研究”获得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论文7篇);参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和《宁夏蚧壳虫及其天敌》论著,编制病虫害防治培训教材;注重培养年轻人才,为森林病虫防治行业发展培养了一批年轻专业人才,指导培训基层森防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推进了我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和森防队伍建设,使宁夏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成 果 2001年“杨树天牛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科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