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霞
其他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无
研究领域:人主要从事盐碱地改良、土壤微生物、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利用、微生物菌剂及生物有机肥研发方面的研究工作。
1577人访问过此专家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排名前3位)承担过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熟悉职称评审基本政策、
专家类型:技术专家
所在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职称:副高级
学科类别:农学,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技术专家
近10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40961020、41661066),主持宁夏留学回国人员创新项目1项,主持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主持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先导资金项目(NKYJ-16-03)1项。 获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银川平原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及其对土壤改良的响应”1项(排名1);获自治区科协科技论文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1部,参编著作3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原理及施用技术研究》(许 兴等著)、《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大全》(李丁仁等著)、《无公害蔬菜栽培与采后处理技术》(李 爽等著),制定技术规程《盐碱土壤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程》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受理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近10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40961020、41661066),主持宁夏留学回国人员创新项目1项,主持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主持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先导资金项目(NKYJ-16-03)1项。 获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银川平原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及其对土壤改良的响应”1项(排名1);获自治区科协科技论文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盐碱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1部,参编著作3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原理及施用技术研究》(许 兴等著)、《设施蔬菜生产技术大全》(李丁仁等著)、《无公害蔬菜栽培与采后处理技术》(李 爽等著),制定技术规程《盐碱土壤紫花苜蓿栽培技术规程》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受理实用新型专利2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通过研究掌握了银川平原盐化、碱化土壤及其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微生物多样性、土壤酶活性等的分布规律及其季节动态变化,明确了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不同有机物料改良盐碱地、盐碱地不同改良年限、氮肥配施微生物菌剂,不同植物利用修复改良盐碱地等多种条件对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及土壤氮库和转化的影响,从时间和空间梯度上揭示了土壤微生物特征对盐碱地土壤质量恢复的响应,为银川平原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另外,通过盐碱地改良和紫花苜蓿种植解决了紫花苜蓿在盐碱地上种植中出苗保苗等瓶颈,通过这些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实施并在盐碱地上种植紫花苜蓿,不仅削弱了土壤盐碱危害、提高了土壤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而且通过苜蓿根瘤菌生物固氮增加土壤氮素肥力和土地生产力,提高优质牧草产品有效供给,极大地促进了以种植紫花苜蓿为主的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土壤紫花苜蓿栽培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研究掌握了宁夏灌淤土、盐碱土、灰钙土、黄绵土、淡灰钙土等5个典型土壤条件下枸杞根际和非根际、以及距树干不同远近距离下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和微生物群里物种多样性变化,从枸杞田块尺度和区域尺度、土壤水平距离、?怪鄙疃鹊榷嘟嵌冉沂玖髓坭礁饰⑸锏目占浔浠卣鳌S绕涠匝渭钔凌坭礁视攀葡妇试唇辛朔掷牒途湫翁卣餮芯浚匝渭钔凌坭礁史掷氲哪褪躳H10的优势细菌并进行DNA提取和16SrDNA测序几细菌鉴定,通过挖掘典型土壤的细菌资源及其优势菌群并分离筛选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菌肥研制和盐碱地土壤肥力提升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自主创新提出了养殖场鸡粪发酵车间自动喷雾微生物除臭系统,对环保型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进行了技术改进,抑制了发酵车间氨气的释放,提升了有机肥产量的质量和品质,促进了企业有机肥生产种类的多元化,并降低了生产的成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