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机械工程-机械学-机械强度;机械工程-机械学-机械摩擦、磨损及润滑;
个人简介
研究方向:无损检测技术及装备个人简介男,1972年10月生,博士(后),教授。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6月,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0年晋升教授。现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电磁专业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北•武汉无损检测学会秘书长、湖北省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等。长期从事机电产品无损检测与质量安全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课题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30余篇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1项,主编教材4本。基于上述成果,今年先后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以及学校“十佳”优秀教学质量奖(2次)、“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9年获第九届湖北省青年科技奖,2011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研究课题1、力磁耦合作用下磁致伸缩导波传播特性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万元,课题负责人;2、天然气管道裂纹电磁超声检测方法与系统研究,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5万元,课题负责人;3、油气长输管道裂纹磁致伸缩式导波检测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万元,课题负责人;4、电站锅炉管道数字化无损检测装备研制与开发,武汉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万元,课题负责人。获奖及专利1、油井管和钢丝绳高速高精电磁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12年;2、高清晰度储罐底板可视化检测装备,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3、大面积钢板缺陷漏磁检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200610012289.4,2008年;4、基于三维有限元神经网络的缺陷识别和量化评价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 200610164923.6,2009年。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