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食品科学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饮料冷食制造技术;食品科学技术-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加工与利用;
个人简介
1988.9-1992.6,无锡轻工学院发酵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98.9-2000.6,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学习;1992.7至今,安徽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蓝莓协会蓝莓加工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主讲课程: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生课程)发酵食品工艺学(本科生课程)主持研究项目:1.树莓新型果酒酿造工艺研究(KJ2008B218),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8-2010;2.绿茶提取液过滤技,PALL过滤器(北京)有限公司,2009-2010;3.茶氨酸茶原料探查,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2011-2012;4.明绿液酒研发,安徽明光酒业有限公司,2012-2013;5.速溶茶加工技术创新与中试,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2014-2016;6.EGCG复合CS/β-LG包埋蓝莓花色苷及胃肠道中稳定性的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2017;7.蓝莓果汁加工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2015-2017.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一种微波远红外组合的茶叶杀青干燥机装置(ZL201010542683.5);2.一种高茶多酚速溶茶的制备方法(ZL201010542626.7);3.一种高花青素含量的蓝莓浓缩汁制备工艺(ZL201210216289.1);4.一种高亮度的速溶红茶制备方法(ZL201310276385X);5.茶啤酒澄清剂及澄清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410044111.2);6.一种高稳定性蓝莓啤酒的制备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5101009968)7.一种浑浊型茶啤酒的制备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52010169160.3)8.一种冠突散囊菌株(专利授权号:ZL201510160451.6)9.一种高香速溶黑茶的制备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510160457.3)10.一种固体黑茶饮料的制备方法(专利授权号:ZL201510160456.9)11.一种稳定的高花色苷蓝莓含片及其制备方法(ZL201610267232.2)12.一种蓝莓花色苷壳聚糖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ZL201610444519.8)13.一种含茶褐素的抗皱去油膜类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ZL201610054927.2)14.一种高产茶褐素的黑曲霉菌株及其应用(ZL201610662623.4)15.一种含茶褐素的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ZL201610049966.3)获奖:1.“夏秋茶高效利用与速溶茶新产品创制及其产业化”,获2013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2.“茶资源增值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获2016年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三3.“速溶茶加工技术”,获2012年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第四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