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1)食品微生物与酶资源挖掘与改造 (2)食品发酵过程的代谢机理与系统调控 (3)食品酶工程技术 (4)食品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主要学习、工作经历及专业特长:1991.09 - 1995.07:浙江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化工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5.07 – 1998.08:山东鲁抗医药集团公司研究所,技术员;1998.09 - 2001.07: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01.07 – 2006.03: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2.09-2005.12: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化工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为“基于流式细胞术的重组毕赤酵母发酵生产水蛭素的过程分析”;2006.03至今: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12.09-2013.06: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访学;2014.03-2014.09: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访学。2015年获评教授职称;目前供职于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担任生物工程系主任、福建省海洋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厦门市海洋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研究领域:(1)食品微生物与酶资源挖掘与改造包括:①新型微生物与酶资源筛选及功能鉴定;②传统食品微生物与酶资源新功能的挖掘与利用;③食品微生物与酶基因的克隆与高效表达;④食品微生物优良性状稳定遗传的分子基础研究与定向改造。(2)食品发酵过程的代谢机理与系统调控包括:①利用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通量组学等方法,对食品发酵过程的组学表征进行多层次和系统研究,研究微生物发酵过程的代谢调控机理;②以代谢调控机理为理论依据,指导发酵过程中各种参数的控制和优化组合,对发酵过程进行系统调控,从而促进产物产量的快速提高。(3)食品酶工程技术包括:①酶的高效表达机制与产酶工艺优化;②酶的结构及性质关系研究;③酶的结构修饰与功能拓展;④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4)食品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包括:①食品活性物质的提取、分子结构、功能以及构效关系研究;②利用微生物或酶对食品中的生理活性物质进行转化,对转化产物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③采用微生物和酶工程技术开发新型功能性食品。
Copyright © 2018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版权所有 宁ICP备11000235号-3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776号